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世界因我而精彩

作者:独眼龙




  在我看来,人类所拥有的世界其实有两个:一是外在的客观存在,也即是自然的物质世界;一是内在的主观体悟,也就是心灵的情感世界。生活在世间的一切正常人都离不了这两个世界。文学是对生活的观照,当然也就包含了外在与内在这两个层面,可以这样说,文学的世界因为有“物”而博大丰富,因为有“我”而深遂精彩。下边,独眼龙我就引领同学们去欣赏同龄人习作中多姿多彩的自我。
  首先,请看湖北枣阳市高级中学曲莎莎同学的独白:“我是一个很男孩的女孩,不仅因为我的嗓音粗,而且我的爱好也像个男生。我爱看推理小说,爱看魔幻小说,爱下象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JK·罗琳的《哈利·波特》,我是本本爱不释手。不过,这些书爸爸只准我在家看。象棋当然也只能在家下了,一到放假,我们父女便开始博弈,家里喊杀声不断。呵,我够男孩的吧!”这里的“我”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也不是那种扭怩作态的小淑女,而是一个特立独行极富个性的女孩,生动活泼,充满青春活力,这是一种更健康的美。
  年轻的生命总是富有朝气乐观向上的,对生活充满热情,怀着美丽的愿望期盼未来:“我正年轻,眼中与心里的生活充满美丽与希望。我用真情唱响生命的歌谣,用微笑拥抱命运的舞蹈。我真切地爱着我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并固守一个信念:用彼此的真诚营造温馨幸福的人间。”这是江苏赣榆县实验中学董凡同学对生命的歌唱,我也相信这是所有年轻人共同的心声。因为这歌声发自肺腑,是“我”用真情在歌唱,所以就格外悦耳、动听。
  偏爱幻想,热衷于浮想联翩总是年轻人的天性,请听湖北武汉市光谷二中余婷同学的《夏之畅想曲》:“当我撑起雨伞,漫步在雨中,我听到雨滴清脆的诉说,我看到雨滴溅落的壮美,我想到雨滴滋润万物的美德,我感到雨滴的无私。是你吗,雨?是你在抚摸我疲惫的身躯,是你在洗拭我憔悴的面容,是你在拭去我脸颊边的泪水,是你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于是,我放下雨伞,奔跑在雨帘中。”雨为什么会如此多情,如此美丽?只是因为“我”年轻,“我”浪漫。生活因为浪漫而无限美丽,世界也因为浪漫而无限精彩。
  只要有“我”,就算是梦的世界,也同样有它无尽的韵致。江苏如皋石庄中学张樱樱同学就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渐渐地,我长大了。那一点点深埋在心底的梦,似乎愈加真切了,对黛玉的爱也更进了一步。爱上她那‘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幽怨,爱上她那‘一年三百六十日,刀剑风霜严相逼’的哀愁,更悲悯她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无奈。漫漫人生路,一个柔弱女子,却承载着这深深的悲苦。”她的梦是与书中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联的。我们不能说作者也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但可以肯定说,她也是一位善良而可爱的多情女子。她对林黛玉的悲悯,除了对消逝的美丽的哀悼,又何尝不是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怜惜?而这怜惜,本身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如果说张樱樱同学是在评议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同时抒写自己的情怀,那么浙江东阳市吴宁一中徐励同学则完全是用曲笔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我看见许多才学胆识全不如先生的等闲之辈都当上了别国的宰相,心中甚是不服。我问先生:‘此等闲之辈都受到赏识被选拨任用,为何您的仕途如此坎坷?’他没有我想像中无奈的神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刹那间,我明白了,先生想要的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官职而是心中那份坦然与无悔的追求。我看见他紧握着手中的《诗经》,想起他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明白了,他已把心灵沉浸在了钻研学识、探求真知之中,钱财俸禄于他是淡如云烟。”从表面看,作者是在评议孔子,而实际上,立志探求真知,视钱财俸禄如云烟者又何止是孔子?作者自己不也正是这么想,也正在这么做着么?相较而言,我更欣赏同学们作品中的这类曲笔。
  一切的文学都是以情感为生命的,即便是虚幻类的作品,如果没有倾注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得不到读者的认同。我们要想学会写作,首先就要学会写好自己,让我们笔下的文字“皆著我之色彩”,诚如此,则能做到:笔底生波澜,有我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