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溺水记

作者:李傻傻




  在高桥下,水很深,经常有人洗澡,捉人,从桥上跳下,我羡慕他们。但我不会游水。这明显使我更加羡慕那伙人。我身体里的特性使我羡慕尚未学会的一切本事。我不但不会游水,就是那些炸鱼炸出的坑坑我也很怕。我真羡慕那些会踩水,会游水,会躺在水上,会闷在水底下游泳的人。
  终于有一次,我也到水底下去了一遭。那次我试着往水深处走了几步,试着双腿蹬水,想浮起来,就像梦里头扇动手臂想飞起来一样。不同的是,梦里往往真的飞了,飞了很远还不见累,这次却沉下去了。又好象不是我往水深处走。我哪里敢真的往深水走。事实应该是那时我们几个小孩在捉一个大人。说好只在浅地玩的,但他往深地跑了。小孩中也有会游水的,就跟着他跑去,也有不会游水的,像我,也跟着跑去。不知不觉我就跑到以前绝不敢去的水域了。我试着双腿蹬水,想浮起来,竟然浮起来了。还往前漂了漂。但是跟任何刚学游泳的国民一样,我马上累了,我赶紧直立起来,想踩到地上,但是已经踩不到地上了。
  后来我想那就是一个炸鱼留下的坑坑。沉下去的时候,我听到笑声,喊声,和水被拍打的声音。都清楚极了。我已经在水下了,然而我不知道。
  没人注意到我不见了。
  我既不惊慌,也不扑腾。也可能是真的没力气了。在水下能听到那么多声音,我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些。一边这么奇着怪,一边想,等漂到矮桥边上,水浅了,我会浮上来的。
  多年以后,我还是搞不清楚我为什么一点也不挣扎,我甚至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思维毫不紊乱,我竟然想到:等水一浅,我就浮上来了。这在我以前的经验和想象里是不可思议的,在此后我接触到的现象中,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意外落水的思维这么清晰我不曾发现。除非是准备充足的自杀,在《马丁·伊登》里主人公的最后沉海也是清醒的。我努力想写出当时的清晰,但是年代久远,我只奇怪于我的清晰,记忆反而破碎不完整了。
  我肯定还喝了很多的水,因为在我站起来的时候,肚子是胀圆了,我把很多的河水吐在了河面上。我还记得我一边喝水,一边想,为什么没有人来救我呢?为什么还没有人发现我不见了?算了,不要紧,漂到矮桥边,我自然浮上来了。
  大概在我露出脑门顶的时候,泳清发现有人沉水了。我在水下听得很清晰,这也让我后来奇怪。我听到泳清说那是不是玉友。我说,我是力子,快来救我呀。当然是在心里说。
  于是我还没按计划漂到矮桥边上,就被泳清提了上来。于是我就站在河中央,往河面上吐了很多河水。
  许多年以后,我还记得当时的感觉:河水裹着我缓缓流下,十分慢,十分久。但是理性告诉我,肯定也就那么一分钟左右,要不我不呛死也会闷死,不闷死也会胀死。只是我想了很多,思维活动无限延长了我的心理时间,清晰而镇静。
   这是我第一次溺水。
   ——选自《网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