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人与己是有分别的

作者:邓 方




  别人捎带了我们,其实还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来到;别人为我们在唱着挽歌,其实还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走。
  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一个人,很多的事情,别人帮不了。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母亲看护得再好,脚该自己拿,跤该自己摔……青春成长的疼痛,就像禾苗拔节、开花,它的痛是在里面的,谁能抚摸?谁能安慰?谁能替代?——阳光很好,花开得热闹。买房买股票买基金很热闹。起早赶晚,煞有介事,很是热闹。……煞有介事的间隙里,逗逗乐,说说小笑话,有时腮帮子都笑僵了,的确是热闹。但是,夜晚是自己的:醒着的时候,总有一种被掏空了,被耍弄了,被抛弃了,续也续不上,捡也捡不回的感觉。没有人能代替你去感受,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但是,我们的确又需要着别人,谁也不能遗世独立。我们总是与别人在一起,总是与别人打着交道。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己的生命;通过自己,来体谅别人,体谅人生,体谅世界。
  与别人,可以交流,可以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可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甚至可以偎依,可以慰藉。但是,不能依赖,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都不行。不能太近,近了会生出嫌隙、怨恨。也许,不会有人成为你永远的精神上的生命伴侣。人们大多数时候说着相同的话,却有着各自的含义,想从一个同类那里找到一种生命的归宿感,恐怕是徒劳。
  与别人,要融得进去。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不是面对着一个人,几个人,而是很多人。于是,我们要能把自己融入到别人的世界里去,像沙粒融入尘土。处处显出与众不同、格格不入,那是笨拙的,不成熟的表现,智慧是不需要显示的。融入到别人的世界里,是自己不蘸着涎水点钱,但容忍别人蘸着涎水点钱。融入到别人的世界里,不等于泯灭自我;融入到别人的世界里,是要能时时把别人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中。沙子还是沙子,没有变成泥浆,只不过是表面上像尘土而已。
  物与我,人与己,到底还是有分别的。庄周分不清是蝴蝶还是庄生,我们凡常人难以想象。一般说来,人首先要爱自己,为自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的古语,由己及人,由此及彼,在逻辑上也说得通一些。不爱自己,去爱别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去爱别人的孩子;不照顾自己的母亲,去照顾别人的母亲,怎么听怎么觉得像笑话。
  物与我,人与己,是有分别的,有时却要把别人当作自己想一想,有时候也要把自己当作别人想一想。纪伯伦说,别人是一个最敏感的你,依托在另一个躯壳上。
  无论人本质上是怎样的独立,孤独;无论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令人觉得不堪:人还是必须与人在一起。
  “我生命内的声音达不到你生命内的耳朵,但是为了避免寂寞,还是让我们交谈吧。”
  
  作者系武汉市常青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