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三点导读

作者:王庆安




  美点赏析
  
  铁凝是我国当代非常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朴实细腻,简练清新,大气磅礴。这些特点即使在《世界》这样一个精美的短篇里也有很好的体现。
  要过年了,年轻的母亲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不料途中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年轻的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脚下的大地默默地开裂,转瞬间吞没了长途汽车和满车旅客。危急关头,是婴儿的微笑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使她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重新爬上了大地。世界眼看就要在缓慢而恒久的震颤中消失。母亲把头埋在婴儿身上,无声地号啕。是婴儿那持久的微笑和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的小手,使年轻的母亲一次次收拾起已然崩溃的精神,怀抱着婴儿在无常的天地之间跋涉,情绪昂扬地向着有她的娘家的那个村子进发。终于到了娘家的村子,村子已是一片瓦砾。在杳无人迹、寂静无比的瓦砾之中,单单地显露出一只苍老的僵硬已久的伸向天空的手。母亲即刻认出了那就是她的母亲的手。又是婴儿的微笑,使瘫坐在废墟上的母亲再一次站了起来,带着她的婴儿逃脱废墟……恶梦醒来,年轻的母亲哲人般地向丈夫表达了她的感悟: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孩子,世界就是母亲。
  细腻的描写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文中的梦境描写亦真亦幻,神奇迷离。如果没有细腻逼真的描写,肯定只剩下苍白无力的说教。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把笔触探及了别人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而这些细微之处往往又是“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这些细微之处表现在对母子俩行囊的描写中:为母亲亲手织成的毛衣,为父亲买的电子炉,给妹妹精心挑选的红呢外套,猜测着弟弟的心思选购的“巡洋舰”皮靴,自己洗换的衣物,还有她婴儿的“尿不湿”。也表现在对“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的元素的描写里:长途汽车一路飞驰,城市被远远抛在了后边,乡村却还不曾出现,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尤其集中地表现在对梦境中灾难的描写里: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头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无边的黑暗、脚下的大地默默地开裂、瞬间吞没了长途汽车和满车的旅客;母亲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大地微微地震颤。天空忽阴忽晴,忽明忽暗,母亲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怀抱着婴儿在疯狂的、无常的天地之间跋涉,寒风刺骨,风沙弥漫,大雪覆盖了她的满头黑发。她衣衫褴褛、情绪昂扬地向着那个村子进发。母亲娘家的村子一片瓦砾。瓦砾中苍老的僵硬已久的伸向天空的手……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在母亲的怀中的婴儿的微笑以及始终死死抓住母亲衣襟的小手和由此带给年轻母亲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让人如临其境的体会了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婴儿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真切地体会了她和她的婴儿如何把世界紧紧拥在彼此的怀中。
  
  难点指津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对梦境的描写,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难点也在这里。因为从本质上说,本文要告诉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一点感悟,一种认识,或者说是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信任与爱(或责任)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激发人们去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这样的感悟,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哲理,但是只有铁凝把它铺排开来,成就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精美文章。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水平,而且这种能力和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怎么训练呢?简而言之:一要训练观察力,训练自己迅速感知事物特点及其变化的能力,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把自己思维的触须伸到一般人不太注意的细微独特之处,就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优质资源;二要严格训练自己的描写能力,许多事情一般人都能想到,却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走了样儿,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个样子,那是因为自己描写的能力不够。不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写文章才成了一件艰难的工作。
  
  考点训练
  
  1、年轻的母亲为什么“指着摇篮里的婴儿”说“世界就在这儿”,为什么又说“世界就是我”?
  2、文章借梦境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附:参考答案
  1、在梦中,看似弱小的婴儿却以持久的微笑和无限的信任给了母亲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母亲则用责任和爱战胜了灾难,奉献给婴儿一个温暖而完美的世界。
  2、梦境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本文对梦境奇特经历的描写,是为了启示人们:信任与爱(或责任)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激发人们去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创造了一个虚幻而神奇的世界,更能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