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惟其所愿”应作何种解释

作者:蒋俊芳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祭十二郎文》第十段有这样一句话“然后惟其所愿”,对于“惟其所愿”,教参中的翻译为:“才算了却我的心愿。”这种解释是否合理?笔者试作探讨。
  初看起来,这种翻译很通顺,有合理的一面。对于教参中的解释支持者认为:“然后惟其所愿”中的“然后”作为“这以后”的意思,这里的“这”是针对安慰十二郎的孤儿和乳母、奴婢,迁葬这三件事而言的,而不仅仅是针对奴婢而言。那么把“惟其所愿”翻译成“才算了却我的心愿”是合理的。笔者认为翻译一个句子不仅要看它是否通顺与理由是否符合情理,还应根据字面本身来翻译,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那么这句话,该怎样直译呢?笔者认为这句话中有一个重要的词“惟”,不能忽视,把这个词理解清楚了,整句话就清楚了。那么“惟”作何种解释呢?
  根据句法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结构,而“其”在这里只能作代词,“惟”应作动词较好。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上面对“惟”有如下解释:①思,考虑②只,只有③由于④和,与,同⑤虽然⑥句首语气词。从中看到,“惟”作动词时,只有“思,考虑”这一义项。很显然,这一义项不符合课文中的语境。笔者又进一步查看了《汉语大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在里面“惟”在作动词时还有其它的义项。“惟”的注释⑤为“随,从。唐司空图《诗品·疏野》:‘惟性所宅,真取弗羁。’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而“惟其所愿”与“惟性所宅”结构上是一样的,在课文中,“惟”作“随,从”应是比较合理的。
  综上所述,这一句应直译为“随他们的意愿”,再以意译为辅,可译为“随奴婢们的意愿(或去或留)”。
  单位:湖北云梦县梦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