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醉翁之意不在“乐”

作者:陈 强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写的一篇光耀千古的山水游记,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几乎所有的论者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是细加玩味,总觉得这样的论断与作品实际不符。
  首先,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他不去处理政事,却游山玩水,昏昏于醉梦中,这能说是“与民同乐”吗?
  其次,一个自号为“醉翁”的人,酒量应该不小,可为什么他却“饮少辄醉”,其实稍有一点喝酒经验的人会知道,个中原因主要是心情不好。
  再次,文章所写的滁人游山之乐与众宾宴饮之乐最多可以说是各乐其乐,与“与民同乐”的境界还有较大的距离,正如水是水,油是油,二者根本没有发生交融。而在这所谓的人禽欢乐的场面中,太守却是“苍颜白发”颓然而醉,这肖像和神态多少给人几许伤感。
  其实,用心感受,可以发现,《醉翁亭记》中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表现被贬谪之后埋藏心灵深处的孤独和寂寥,这种情感是隐藏在一场热闹和欢乐的表象深层而又不为人察觉地表现出来的,他的所为看似潇洒,实际是带着镣铐跳舞。
  为了含蓄地表达这个主旨,文章在写法上运用了层层陪衬,步步烘托的手法。陪衬的事物由自然景物到人物活动,范围由大到小,由面到点,逐层缩小,最后定格在“苍颜乎其间”颓然而醉的太守身上。景色的秀丽,滁人的欢乐,众宾的热闹,禽鸟的欢鸣无不从反面衬托了太守的失意孤独,在整个热闹欢乐场面的陪衬烘托下,太守不为人知的寂寥显得何其深沉,何其含蓄,又是何其感人。
  
  学校: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