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科技文阅读题

作者:蔡 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正当我们在为地球的温室效应而苦恼的时候,科学界却有一个全新的观念:抵达地球的阳光在近几十年间变弱了,也就是说,地球渐渐变暗了。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将会以每10年减少2%-4%的速度递减。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结果导致地球一天天变暗。在以色列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斯坦希尔翻查以色列过往的阳光记录,发现半世纪以来该地区接收的阳光量下降了22%,美国下跌了10%,英国部分地区下跌了约16%,在苏联地区更达30%。
  科学家现在认为,之所以出现地球变得越来越暗这种现象,也许是因为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所致。云中的小水滴在微粒周围凝结在一起,导致云中含有更多的小水滴;反过来,这些小水滴会有反射作用,把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中。云对热量具有双重拦截作用,一方面拦截了来自太阳的热量,使其无法到达地球,另一方面也拦截了从地球辐射出的热量。在白天,对阳光的拦截会对地球产生“冷却效应”,让地球不至于过热,而在夜晚,对来自地球的热量的反射、吸收以及再度释出热量,地球的温度就不会过低,让我们在夜晚也不会感觉太冷。所以,云层减少到达地球的阳光是可能的,它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为地球形成一种网状保暖系统,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云层的高度和反射率也影响温度。
  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和荷兰分别对“地球变暗”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迅猛增长,燃烧时生成的各种气体以及工业污染,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粉尘和固体微粒。此外随着全球变暖,气温的上升增加了云量,光线被大气中的微粒和云层散射;而另外一些烟尘和化学物,例如硫酸盐的微粒会反射太阳光,从而减少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随着云层和微粒的增多,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越来越少,地球逐渐变暗。
  现在有一些科学家担心,全球变暗这一事实会掩饰全球变暖这一结果,而解决全球变暗的问题可能会对气温和海平面造成大的以及以前无法预料的影响。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预计到2030年气温会上升2℃,到2100年会上升10℃。如果情况真是这样,气温大幅度上升会让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热带雨林将会大幅度减少,而海平面也会有很大的升高。地球变暗可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但科学家也担心,全球变暗会改变世界降雨的模式,这种全球气候改变是造成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出现大干旱,夺去数万人生命的元凶。所以,各国科学家在注意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地球变暗的研究。
  (原文出自2006年3月《百科知识》,有删减)
  
  1、下列有关“地球变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但地球变暗的程度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
  B、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发现: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地球正在一天天变暗。
  C、全球变暗有利有弊,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
  D、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应该是解决全球变暗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第二段内容的一项是()
  A、云对热量的双重拦截作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B、云层对阳光的拦截会使地球的温度在白天不至于过热,在夜晚也不会过低。
  C、云层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为地球形成一种网状保暖系统,从而使地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
  D、科学家现在认为,地球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暗,是因为大气层中的云层和微粒增加所致。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的空气污染越严重,那么该国家接受的阳光量下降得就越快。
  B、地球变暗可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反之,地球变暖对地球变暗也有一定的影响。
  C、全球变暗对气温和海平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它可以通过改变世界降雨的模式而使海平面大幅度升高。
  D、如何平衡、协调地处理地球变暗与变暖这两个问题,成为各国科学家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