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老屋

作者:朱 伟




  老屋真的很老了。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这样的屋子留下来了。听村里人讲,许多年前,老屋中住着一位老人,老人和老屋一样苍老。黄昏,老人常常搬一张椅子,在门前坐下。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轨迹运行着,老人就一天天地苍老。老屋门前有棵很大很大的树,老人就常常看着那棵树发呆。余晖透过树叶照在老人脸上,老人的表情很复杂,似乎是无奈,又似乎是绝望。除了老屋,没有人知道老人在想什么。老人似乎期待着什么,又像是一天天地熬着她剩下的日子。突然有一天,老人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有人说她死了,也有人说她儿子把她接走了。这已经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谜,只剩下这老屋。许多年月过去了,老屋依旧伫立在那儿。
  一天黄昏,我踱到老屋旁,细细地审视眼前的一切。树依旧在,只是树皮更加斑驳了。光亮在树叶间穿梭,让叶与叶之间似乎多了一份青红色的氤氲。门前的场地上已经长满了细长的野草,高高低低,在日光里摇曳并且互相传唱着老屋的故事。靠近最旁边还有一排红砖,也是以前就有的。听说是老人在的时候打算用来修葺老屋用的,但后来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动工,砖头也就搁在了那边,也没有人要,其实人们也不屑于要。经过时间的侵蚀,这些砖头也变得和老屋一样,陈旧而破败不堪。周围的野草烘托着这些红砖,透着一种荒凉与哀怨。
  穿过野草,我来到老屋门前。那扇破木门凸凹不平,却依旧守候着老屋。我轻轻的推门,伴随着两声巨大的“吱悠”声,门开了。我走进去,一股青涩的霉味包围了我。这种特殊的味道已经久违了。但此刻对于我而言,很是令我心旷神怡。这种味道里透着一种怀旧的感觉,而且更难得的是,我在其中感到了老屋的气息。轻轻的,我深呼吸。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老屋,老屋也完全接纳了我。
  因为老屋里也是泥地,而且很久没人居住,所以地上也长了些草。可能因为缺少阳光的照射,这些草远没有屋外的那么茂密高大。屋里的土地上透着一种湿气,从上个年代到现在一直是这样。也或许是这个缘故,屋里有些很矮的草都是嫩黄色的,它们的柔弱似乎与老屋的沧桑有些格格不入了!
  我走到屋的正中央。老屋是空的,只在墙角里还放着一张破长凳。凳子上的灰不知积了多少层了。它就躲在墙角里,究竟陪老屋度过了多少个年月,也只有它与老屋知道了。
  再细细看看老屋,四周墙上的石灰已经剥落了许多,仅有的一点也只是努力地支撑着,陪老屋多呆一会。还有窗,早已没了玻璃,或者根本就没有过玻璃。不管怎样,现在就剩下一个窗的骨架,留在那边,但人们没时间向屋里张望。倒是有时会有一两只好奇的鸟从窗外飞进来,在老屋里扑棱一下翅膀,又飞出去了。
  再抬头看看屋顶,上面结了许多的蛛网。但蜘蛛们早已销声匿迹了,它们大概在老屋中也呆不下去了吧。椽子都快无法支撑重荷了,老屋随时都有坍圮的可能。房顶上星星点点的有阳光照进来。顶上那些洞有的已经较大了,在屋里甚至能望到蓝天的一角,偶尔还会有一两朵云飘过。
  走出老屋的时候,我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夕阳渐渐落下去,老屋在暮色中的背影已不成样子了。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一阵狂风会将老屋吹成废墟。不,它现在已经是废墟了——至少在大多数的人眼中是这样的。但只要老屋一天不倒,它就在一天一天数着日子,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学校: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
  导师: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