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社科文阅读题

作者:胡艳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宗教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宗教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思虑和试图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做出解释。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在其内在的责任心的推动下必然产生强烈的扩张愿望。而宗教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宗教人士的旅行行为来实现。另一方面,宗教的无形力量感召人们到圣地去朝拜,到寺院去履行神圣的宗教仪式。即使是世人公认的近代旅游开山之举——1841年7月英国传教士托马斯·库克包租火车的团体旅游,也是为了组织人们参加宗教意义的禁酒大会,其实质也是一次宗教旅游活动。
  在我国,佛、儒、道三教构筑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10多年里,我国旅游消费保持着持续热旺,旅游开发建设蒸蒸日上。作为我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宗教旅游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除了宗教与旅游在传统意义上的紧密关系以外,也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10年来我国的"宗教旅游热"还有着其深刻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我国转型阶段的特殊的经济、社会变革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的政策和思想意识形态,与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潮流一起,共同促成了我国的"宗教旅游热"。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繁荣的物质文明和多元文化冲击包围中,导致了人们的信仰危机。宗教用不同的方式,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宗教能适应人的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包括获得慰藉的需要,摆脱恐惧和孤独、群体交往的需要,追求平静的需要,情感宣泄的需要等。宗教能为信徒很好地提供群体和交往需要,各种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使信徒有了群体的归属,满足了人的这一本性需要。宗教道德的神圣性、权威性、高效性吸引了一些人对宗教的追求。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日复一日紧张压抑的生活使人们产生强烈的逃脱现实的欲望。短期的回归自然,过一段恬淡舒适生活也就成了人们可望可及的目标。许多宗教所倡导的思想和生活境界与此不谋而合。佛教推崇简朴的消费观,这种"惜福"的思想与当代环保运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妙。宗教旅游的"天人合一",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对恬淡生活方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需要。
  宗教中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伟大艺术。教堂、寺庙、宫观、清真寺、陵墓等是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宗教建筑雄伟、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宗教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多表现宗教故事,反映神的威仪、圣灵,无不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所以,宗教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旅游到处可见宗教的影子。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宗教圣地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我国3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宗教景观为重要内容的占47.9%。另一方面,宗教与民俗融合,成为旅游地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云南傣族人的上座部佛教民俗文化、新疆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文化,都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背景和平台。
  另外,宗教和经济还有着奇特关系。
  虽然几乎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有贬斥财富、祟尚清贫的语句,但是,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它有许多神职人员需要供养,组织宗教活动和开展宗教宣传需要经费,寺庙教堂的修缮也需要经费。因此,宗教对财富的贬斥态度,实际上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历史证明,各大宗教无不从事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宗教对经济的依赖愈加明显。旅游可能成为宗教场所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西方基督教一直有教会办实业的传统,但东方的佛教、道教以往主要依靠微薄的教产以及捐助、施舍化缘而维持宗教经济的流转。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宗教团体开拓了一个巨大财源。宗教场所集中了大量人类历史文化瑰宝,宗教的戒律习俗和神秘色彩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宗教团体在人们自发的旅游活动中已看到了巨大赢利空间。
  因此,宗教界、旅游界都开始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宗教旅游项目中,并加快相互渗透。宗教经济和旅游经济因此得到共同发展。
  (选自《剖析我国的宗教旅游热》)
  
  1、对促成我国“宗教旅游热”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使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
  B、“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成为社会时尚。
  C、宗教文化具有迷人的魅力。
  D、经济发展对宗教的刺激。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宗教信仰的传播和其无形的感召力量使得宗教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B、改革开放后人们经济上的富裕使我国宗教旅游保持着持续热旺。
  C、宗教经典中有关追求财富的批判态度都是一种道德虚伪的表现。
  D、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宗教对经济的有着绝对性的依赖。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仰危机的日益严重有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宗教旅游的长足发展。
  B、宗教与民俗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旅游业。
  C、旅游已经成为宗教场所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D、宗教经济和旅游经济目前得到了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