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三点导读

作者:胡 媛




  美点赏析
  
  金所军,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是现代诗坛一位勤奋、扎实、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作饱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语言优美灵动,感情真挚丰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光线》是一首短诗,描写的对象是一束光线,然而就是这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让人读来有种特别的感受,获得一种顿悟。
  本诗共有五小节,每一节仅有三句,而每一句也都是由一些简单而又不能再简单的词语组合而成。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却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就是一幅幅或静或动的图画、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片断。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节:光线穿过玻璃,打在一片黑影上,黑影就没了。作者用近乎直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物图。而且可以说这幅图画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光线”和“黑影”是两个明暗对比度非常强烈的事物,而且通过媒介“玻璃”将二者联系起来,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
  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描绘了浮尘图和飞鸟图,相较于第一幅图画来说,这两幅图中的“浮尘在上升”,“鸟翅扇动了一下”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因而也就更显生动、空灵、诗意,让人遐想联翩。而且从诗歌所描写的空间来说,也从封闭拓展为开放。
  从诗歌的第四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乡土气息,“村庄”在“光线”的照耀下,“还是过去的样子”。小巷依然,村庄依然。这样的一幅和谐安静的乡村图多么令人神往。由此,我们也可以读出作者的那颗热爱故土的赤子之心。
  如果说诗歌的前四节都是写实的话,那么第五节就上升到比较虚的层面而使本诗有了些哲理的意味。因此,这一节不可谓不是整首诗的灵魂之所在。从“光线”“穿过”一些实物意象,比如“玻璃”“空气”“树林”“村庄”,到“穿过命运”这样的虚物意象的转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技法上的独具匠心。可以这么说,这首诗的主题也因前面的铺垫而显得格外突现、醒目,让人确实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从语言表达来看,《光线》一诗,虽然语言朴素,甚至可以说不少的句子非常的口语化,但是他却在平淡的叙述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幅风景,尤其结尾上升到哲理层面,耐人寻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熔技巧、哲理于一体,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获得视觉的愉悦,更是让人有一种精神上的启迪。
  
  难点指津
  
  这首诗语言平实,形式自由,写得比较质朴、清新,透出一种淡淡的诗意,特别是“光线穿过命运,晃了眼睛,心情豁然开朗”一节,让我们在慢慢回味的时候,获得一种人生的警示。
  “命运”和“心情”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它实则与个人的生存紧密相联。人人都渴望有好的命运,美丽的心情,然而世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份自信心。只有拥有这样的乐观和自信,“霉运”和“坏心情”都是可以转变成“好运”和“好心情”的。
  作者全篇虽然描写的是光线,但是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光线”理解为“智慧之光”则似乎更恰当一些。智慧之光与命运的交叠,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作者虽然描写的是一种刹那间的感受,但是却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永恒的体验。
  
  考点训练
  
  1.谈谈你对该诗第五节的认识。
  2.你认为本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附:参考答案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