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三点导读

作者:林 勇




  美点赏析
  
  此文因作者的写作态度积极,进取精神明显,所以文章激人奋进,催人向上。正是这种向上的、积极的“大主题”使《如意与遗憾》一文像战歌一样,有一股强大的撼人力量。
  服从这一主题之下,有许多美点可析可品可鉴。但最值得咀嚼的有两点:一是构思之美;二是理性之美。
  “如意”、“遗憾”、“希望”、“失望”等都是难以摹写的心理感受与感觉,写这类题旨往往会流于空泛,甚至会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但本文读来,真实鲜活。文章首先从大家熟悉的日历切入,“日历只剩下那么薄薄的几张了……”喻示着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也来临了。新旧交替之际,人人都会盘算和清点这一年来的得与失,新年的希望与寄托,自然而然会有如意与遗憾之情。接着从生活与人生中,撷取几个具体事例,进一步围绕主题思想展开叙写,这样别致的构思,使文章彰显出美的亮点。
  “遗憾”这一话题,具有多义性。作者在一个较为高的、很理性的、辩证的角度去阐述与诠释它。“这就是生活,处处有真情、处处有希望”,“它为生活增添了美感和深度”,“遗憾本身是我们人类……一种呼号”,这些句子思辨性很强,加之作者用一些具体的事例与细节,辅助智慧、灵动的语言,使全文充满着理性的光芒,理性会产生无限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力量就是美吧。
  
  难点指津
  
  l、如意与遗憾是一个思辨性话题,要把握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将之阐述清楚需要一定的理论高度,可作者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却游刃有余。作者基本上采取并列叙述,并没有特别偏向哪一方,时刻注意辩证地去谈,“处处有遗憾,又处处有希望”“遗憾本身是我们人类对现状和自身表示不满足和改革的一种呼号”“告别了这旧的岁月,我们有点难舍,但我们并不怅然。青春在悄悄逝去,我们有点遗憾,但我们并不悲观”,文中到处显现着这些充满辩证哲理的句子。
  2、“你想考一张文凭,遗憾的是时间不够或年龄已大。有一个好朋友,遗憾的是他却离你非常遥远。事业上有了成就,遗憾的是却也因此引来一些冷嘲热讽。你真心实意爱上一个人,遗憾的是对方却不爱你。你在某个方面确有专长,遗憾的是那偏偏不是你的专业。”作者在选取事例来阐述她的理论时很到位,将遗憾化为五个具体的形象化的东西,这五个事例很典型并且很有说服力,在娓娓叙述中已不知不觉地把二者的关系解释清楚。
  3、作者在结尾不说新年如意去进一步点题却改为说“新年进步”,这应值得读者注意。生活中充满着遗憾和不如意,如果以此话为祝福,自相矛盾,而遗憾是不满足和改革的呼号,消除遗憾便是一种进步。
  
  考点训练
  
  1、我并不讨厌“遗憾”的理由除接下去的两点外,还有两点是什么?
  2、作者不说:“新年如意,一帆风顺”而改为“新年进步”,为什么?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生活中有遗憾又有希望,因此一年来竟会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遗憾。
  B、作者将遗憾化为五个具体的形象化的东西,这五个事例具有典型性、生动性。
  C、“希望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作者判断“希望”和“生活”是一组必然的矛盾。
  D、综观全文,作者非但不讨厌遗憾,而是喜欢遗憾。
  E、文章主要在谈遗憾,而标题却是一种并列结构的词语,由此判断,行文扣题不紧。
  
  附参考答案:
  1、2、略。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