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当朴素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马 燕




  11月,羊蹄甲紫红的花朵放肆的开放在这个不属于它的季节,周围暖得让人心疼,于是我开始在这个似秋非秋的日子里,想念北国的皑皑白雪和北国的您,我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中,关于奶奶的并不很多却异常深刻。在奶奶身上,我感受到一些从未感受过的东西,它们在我的身体里发芽,悄无声息。
  奶奶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夙兴夜寐,是她不曾改变的生活方式。
  早晨,她会在太阳升起之前打扫完庭院,做好可口的饭菜,然后去打理那块整齐的菜地;晚上,当柔和的晚星都打起呵欠时,她才放下手中的针线,安然入睡。
  其实,我是很怕奶奶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那一幕,发生在我六岁那年。年龄尚小又是家中独苗的我,在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却也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剩饭是其中一个。记得那年暑假回奶奶家,一大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奶奶精湛的手艺让我们惊叹不已。一阵狼吞虎咽之后,我的碗底又惯例似的剩了一块,按照平日里的作风,我该拍拍屁股离场了,可还没来得及逃离“现场”,奶奶那灼人的目光便将我牢牢的钉在了椅子上,动弹不得。然后是奶奶那颇为严厉的声音:“把饭吃干净。”我不敢反抗,顺从的低头“扒饭”,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碗终于见底了,可奶奶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还有桌上的饭粒,吃干净,这粮食来得不容易!”那时的我还年幼,自然不懂得奶奶的话中深长的意味,现在想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奶奶的深意。
  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多时候都吃不饱肚子,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几顿饱饭。奶奶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天都像陀螺似的旋转于菜地和炉灶之间,闲时就帮别人洗衣服赚钱。她一直都很节约,也同样严厉的要求她的八个孩子,从不浪费一粒米一根菜。直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她却仍然坚持着这几十年的作风,节俭度日。也许这已是一种习惯。
  记忆里,奶奶总是穿着那件洗得泛白的蓝底碎花衬衣和那条打着补丁的灰色长裤,脚上永远是那双快磨破底的旧布鞋。爸爸妈妈买给奶奶的衣服,全都整齐的躺在衣柜里,一层一层,可她却一件都舍不得穿。在我们的坚持下,她有时也会穿上那么一会,可没多久,那新衣服就又回到衣柜里安静的躺着了。奶奶总说新衣服太花哨了,不如旧的穿着舒服。可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都会生生的疼。
  虽然儿女们个个都很有出息,可奶奶却从不向别人炫耀。爸爸和叔叔们都想接奶奶去城里住,可奶奶都拒绝了,她说她喜欢乡村的宁静和自然,她说她不习惯城市里的铺张浪费和灯红酒绿,于是她一个人守在那片承载了她一生的土地上过着属于她的生活。
  奶奶的朴素深深的感染了我,她让我明白,当朴素成为一种习惯,人生便有了独特的美丽,所有最细微的幸福和快乐都会让你怦然心动,然后,你会在午后暖暖的金黄中,沉沉的睡去……
  
  学校:广东深圳市松岗中学
  导师:张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