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令人同情的杨二嫂

作者:汪结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文中的杨二嫂,人们大多认为她是一个庸俗自私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二十年前的她年轻美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用自己的美貌招徕顾客,因而她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她成了“豆腐西施”,花瓶;二十年后,当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就变得自私自利、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并且想方设法在“我”的搬家时捞点东西。当时的她已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情感,也不讲道德。事实果真如此么?我认为她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可悲人物:杨二嫂仅是一个弱小市民,底层人物,社会一芥末而已。她的所作所为实为苟且偷生,试想:在保全名节和保全性命的取舍中,孰轻孰重?况且又有谁会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甘愿堕落自己的灵魂去偷取“一双手套”呢?我认为杨二嫂的“堕落”是弱势群体对生活的无奈表现。那时社会道德沦丧,社会经济大崩溃,这才是导致杨二嫂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把虚情假意当作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聪明才智的真正原因。她是一个值得我们同情的悲剧人物。
  
  学校:安徽望江县古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