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家在途中

作者:白岩松




  对于我来说,家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童年的时候,家是一声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今天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住的相邻的同学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到炊烟散去,听见父母“喂,回家了,吃饭了”的呼唤才回家,这样的声音伴着我慢慢长大,日复一日,至今仍在我的耳旁回响。
  一转眼,童年过去了,当胡须慢慢从嘴角长出,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
  书看多了,世界也变大了,一张床小了,父母的叮咛也显得多余了,盼望着什么时候我能拥有自己的天空。后来,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来到了部队,家又变成了一封封信笺,每次收到信后,是最想家的时候。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开始“受伤”,开始在人海中翻腾,开始知道,有些疼痛无法对人说,甚至知心的朋友。于是。重新开始想家。当受了“重伤”时,幻想着飞到远方的家中。在推开家门的一瞬,让自己泪流满面。此刻,世界很大,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家中那种熟悉的味道,那窗前一成不变的风景……
  远离母亲,在外省生存,工作之余便有无数个周末无处打发,手中的电话本很厚,从头翻到尾,却没有一个号码是为我此时准备的。这个时候,家又变成了自己要和另外一个人建立的那一个新的小家。
  从相识、相恋到相拥,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拥有了一个平凡的家。此时,家的概念又变了,它是深夜回家时那盏为你点起的灯,是傍晚你看看书我看看电视偶尔交谈几句的那种宁静,是一桌胃口不好时也吃得下的饭菜,是得意忘形时可以呼朋唤友可以张口说粗话的地方。
  不久前,我成了父亲,我和一个新的生命在家中相逢,一种奇妙的感受充斥我的心,小生命开始让我“玩物丧志”,想挣脱却又那么愿意沉溺其中。一种用幸福来缚住你的力量。
  家的概念在不停地变换着,生命在这种变换中匆匆地走着。众多的概念中,家有时也意味着悲伤,比如当年父亲的辞世,便让我知道,世界对你的伤害加在一起有时也不如家中的变故给你的伤害大。然而在家中,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坚强,比如父亲过世后,柔弱的母亲开始变得坚强,她带着我们哥儿俩,一步一步地从变故中走出,之后,家又重新“站立”了起来,又变得祥和,变得不再阴云密布。在这个过程中,家又像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命起步虽久,前路却还遥远。家的概念还会变换,然而我已经知道,家是奔波的意义,只是这家有时是自己的,有时是芸芸众生的。
  
  (选自《男人炫》)
  
  本文舒心点
  家是什么?家是爷娘唤儿回家吃饭时的一声声呼喊;家是离家后想念亲人的一封封信笺;家是在受伤后唯一能靠得住的避风港湾;家又是在深夜回家时永远为您点燃的一盏灯……家是一种思念,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家又是牵动人心中最脆弱最敏感神经的一根细线。家的含义实在太多,而当这概念中的家被作者的笔触一丁点、一丁点的分解成一个个可感可触,可看可闻的碎片时,我们感觉得到的只是一种被家的情愫牵动的,泛起的一股来自心底的温暖和舒心。
  ——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