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阿婆的石磨

作者:杨秋满




  昏暗的煤油灯吐着飘摇不定的光,照着小茅屋斑驳的泥墙。
  “吱——嘎——”年轻的阿婆弯着腰,推着石磨。偶尔抬起头来,凌乱的头发遮住眼睛,目光怎么也穿不透夜的浓黑。一圈、两圈……没有起点,也不知哪儿是终点,圆圆的石磨,画着阿婆走不出的圆。那厚厚的磨板,沉淀了阿婆的多少辛酸。
  推磨,做豆腐,卖豆腐……光阴在阿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脚步声里流淌。
  一年,茅屋里飘出了婴儿响亮的哭声。过了几年,朗朗的书声也伴随着“吱——嘎——”的声音飘了出来。
  阿爷说:“孩子的书别读了吧!家里实在没钱了。”眼睛红红的。
  阿婆头也没抬,狠狠地一推磨,吐出一个字:“不。”“吱——嘎——”石磨发出重重的一声叹息,而此后,石磨声更加频繁更加快了,而且总是整天整夜地奏响着,恨不得永不停息。
  一年一年,古老的石磨声和孩子们的读书声在风雨里一起飘着。直到孩子们长大,有了各自的幸福的家,孩子们又有了孩子,我便是其中一个。
  阿婆老了,有了皱纹,添了白发。阿婆还是常常推动着那石磨,不过那豆腐不是做来卖的,而是做给儿孙们吃,酱腌的,醋拌的,葱炒的,油炸的……每一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不过,前几年,石磨不转了,再也听不到那厚重的“吱——嘎——”声了,就像它主人的生命之轮一样停顿了,我们再也吃不到阿婆亲手做的豆腐……
  
  选自广东东莞长安实验中学《鹭苑》社刊;导师:严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