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透明的眼睛

作者:出珊珊




  五岁的可儿开始学画。
  在她的画里,月亮成了香蕉,太阳成了烧饼。
  一天,向来蹦蹦跳跳的她趴在桌子上,憋着口气在纸上涂涂画画,我不禁好奇,她在画什么,她会画什么呢?该不会又是香蕉烧饼吧?!
  于是我上前问道:“你在干什么?”
  “画你。”可儿头也不转地答道,那架势俨然是个画家。
  “画我?”我失声叫道,一个把所有的东西都画成吃的可儿会把我画成什么样?实在难以想象。
  我的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画上的我可比山顶洞人还奇特——鼻子成了黄豆,嘴巴成了橘子瓣,眉毛比张飞还粗,竟然没有眼睛,看起来怪怪的,很不协调。
  “眼睛呢?”我无法克制地笑着问。
  “还没想好怎么画,它实在太难画了。”可儿用水灵灵的双眼盯着我。
  “怎么会呢?你可以把它画成绿豆,小糖块或者别的什么!”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意见。
  “不行,不能画成绿豆或小糖块,因为它们是眼睛,透明的!”可儿出乎我意料地严肃起来,似乎是我亵渎眼睛,而她自己就是一位维护眼睛尊严的使者。
  小家伙的话触动了我的心。
  它是透明的,不是吗?眼睛就像一湾清澈透明的清泉,它能把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倒映出来,展现出最真实,最动态的一面。眼睛亦是一扇装有透明玻璃的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思想、人类的灵魂,拥有了这透明的窗,思想的花儿才会开得更灿烂。
  我们的眼睛之所以无法容纳一粒小沙子是因为我们的双眼是透明的,就像一锅美餐无法容纳小小的苍蝇。要保持心灵的清新就要保持一双眼睛的透明。
  如果说花不可无蝶,水不可无鱼,石不可无苔,那么人心的美丽就少不了一双健康透明的眼睛,就像可儿说的它不是绿豆不是小糖块,它不可以用任何东西代替,因为它是透明的眼睛。
  
  选自福建泉港第三中学《璞石》社刊;导师:庄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