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本期阅读题参考答案

作者:命题者




  [社科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由于侵略等原因,旧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旧文明变成一片废墟,而新的文明成长就有很大的空间,使国家和民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古代文明,世界原创力的中心在中东;古典文明,中国、印度和欧洲成为世界原创力的中心;现代文明,西欧显示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优越性。3.欧亚核心区域的国家,在旧文明的废墟中,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中国文化也历经劫难,可是却在数次侵略中幸存,得以重生。4.强调了“废墟法则”给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5.C
  
  [文学作品阅读题参考答案]
  1、“好像”意味着揣摩,体现出孩子眼中的观察是表象的,至于那些“幸福的人”是否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2、陌生的人在人前背后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他们回家后,不微笑,不谈笑风生的时间,是否擦过眼泪,是否神色悲戚,“我”也不知道,所以,表象上他们是幸福的。而“我”比较熟悉的人,都有不幸福甚至非常不快乐的表现,这些“我”是知道的。3、开头由外国民谣引出对幸福问题的思考,显得自然,而结尾写母亲的开心的微笑,体现母亲的真正幸福,从而揭示出真正的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于我们用心去体会。开头结尾既两相呼应又不断深入,别有匠心。4、结合文章的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文言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D(贷:饶恕。)2.A(所: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物”;B.①连词,作“和”跟“同”讲,②动词,“结交、亲附”的意思;C.①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②作动词,“若”的宾语,可译为“为……的样子”;D.①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②介词,表原因,“因”、“由于”。)3.A 4.D(他“果断下令严处”并没有惊扰宾客,所以不能说“杀一儆百”。)5.⑴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⑵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的。⑶大臣们经常因醉酒而失掉庄严的仪容,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
  
  [古诗词阅读题参考答案]
  1.(1)借景抒情。(2)反衬(3)写出入仕与归家的矛盾的心情。2.桃花。3.写出隐逸之志和喜悦之情。4.“落”字。5.它更形象且更富动感,同时与无声契合,显出月夜的静。6.阳关三叠和雨霖铃。7.以相遇之乐反衬相别之苦,借景抒情,写声和绘形相结合。8.侧面描写。9.用别人“和泪听”、“满江长叹声”突出筝声的凄楚哀伤。10.大量运用叠音词。11.一是使全曲别具一种音韵美;二是状物摹景特别贴切传神。12.宁静、幽美或静谧、优美等类似的词语。13.“倒影”指的是:平静水面,映照着天河和荷花的倒影,看上去荷花像浸泡在天河里。汤诗中“波光水鸟惊犹宿”是以动衬静的写法。14.反衬。15.以些许宽慰反衬春尽之苦,把悲痛写的更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