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古诗词阅读题

作者:金波宁 金永安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有人认为这首诗超过一般思乡之作,你认为本诗在表达思乡之情上有哪些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题。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花?
  3.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全唐诗》录此诗时将“落”字录为“在”字,请问这两字哪个更好?
  5.试简要分析其好处。
  
  四、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6.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7.它在表达离别之情上有什么特点?
  
  五、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8—9题。
  
  [越调]凭阑人 湖上
  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8.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筝声?
  9.试结合诗句对其作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0—11题。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裙带宽三寸。
  10. 本曲上阕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1.试对其好处作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3题。
  
  江 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
  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
  露冷流萤湿不飞。
  
  慈仁寺荷花池
  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
  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
  满湖萤火比星多。
  
  12.汤诗中的“残月映林”,何诗中的“影浸天河”,都极富神韵,具有一种朦胧美。“渔火稀”暗示夜深,“水不波”说明风轻。这两首诗相同的意境是什么?请比较之后加以概括。(不超过六个字)
  
  13.何诗中“坐看倒影浸天河”中的“倒影”指的是什么?汤诗中“波光水鸟惊犹宿”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吗?
  
  八、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4—15题。
  
  春 尽
  韩 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醉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14.这首诗在写“春尽”之苦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5.试简要说明这种方法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