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一个乡村孩子在城市

作者:吴佳骏




  在成都,我最熟悉的地方是人才市场。这几乎是我隔三差五就会去光顾的场所,它是中国劳动力群落的一个集聚地。走进这里的人,大多是游离于这个社会体制之外的人群: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适者生存”“新优胜劣汰”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人都渴望通过这里捞得一根救命的稻草。目睹长龙似排队的人流,听着充塞双耳的喧嚷人声,压抑的空气使得一双双充满焦渴的目光多了一种尖锐的忧郁。
  我像很多人一样,手里捏着一张显示着自己所有优长的自荐书,上面写明了自己的学历、经历、特长、荣誉……嘴里不停地推销着自己——自己充当自己的解剖者。力求花最短的时间让他人充分了解自己,像一个嫁不出去的丑女子急于替自己找婆家。然后,渴望从面前正襟危坐,端庄威严的某个公司考官们的面部表情或眼神里获得一丝对自己的肯定。这样把自己“卖”出去就有了某种可能。在求生路途上,作为独立的自己,是不存在的。
  人才市场澎湃着生活的激流。每填完一张表格,就获得了一次虚拟的等待,主考官如出一辙混含希望与渺茫的沉重回答“听候通知”,让我看到自己在异乡的大地上摇曳的身影。城市的阳光再一次将我这来自山野的草芥烤成灰烬。
  黑夜伴随恐惧降临。伫立蜗居房屋的阳台上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工作劳累一天的人们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带着妻儿老母,在自己的城市诗意地漫步,安静祥和,城市只生长城市人的梦。失眠牵挂着内心的思念,灯火在冬天的城市中闪烁,我听见自己的影子在说:有位远在山村的母亲正遥望着儿子远行的方向,虔诚祈祷或暗自痛哭。
  我内心的灯盏,能否在天亮之前,领我抵达预期的领地?
  
  ——选自《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