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纸上的声音

作者:古 溪




  不知怎地,最近隔三差五就能收到父亲的来信,而结尾总忘不了提醒我尽快回信。而恰好,这段时间,忙工作、忙考试、忙花前月下,给家里去电话,说,我会多打电话回来,信会写得少些。电话那头,一阵少许的沉默后,母亲缓缓地说:“平儿呀,你爸现在也没啥爱好,就盼着看你写的信,你就多写写吧!”
  父亲喜欢读我的信由来已久。大学时,每星期一篇五千字的信,雷打不动。以至于我后来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年中和父亲通的那近百万字的家信。
  参加工作后,在网络、传真、电话早已普及的今天,笔端所流淌的温情远没有现代通讯工具来得这般迅捷、便利。信少了,和父亲的联系,却加强了。有时,三更半夜还躺在被窝里和父亲拉话,一唠叨便忘记了时间。父亲说:“儿呀,时间少了,工作忙了,没空写信,电话不能少!”
  谁知,没多久,父亲开始反悔了。非要一封接一封给我来信了,还嘱咐我每两封信必回一封。父亲又恢复了原来的那种这边唱来那边和的通信方式,开始絮絮叨叨讲隔壁老凤婆家的那只芦花鸡抱了12只小鸡崽,因霜冻,昨晚死了6只。末了,还连打6个惊叹号,直呼可惜。
  我笑着摇头,给父亲去电话。不料,他死活不肯与我通话。无奈,我只有拿起笔回信:北京动物园的黑熊,生了四只小熊,其中一只被一个没有素质的人泼了硫酸,却大难不死。写了一小半,我又忍不住给父亲拨电话,接电话的仍是母亲。我说,我想和父亲唠唠。母亲说:你父亲正给你写信呢!我一听,急了:甭写了,我现在就想和他通电话!母亲嘘着声,示意我轻点声,而后,母亲悄悄对我说:别嚷嚷,你父亲正写在兴头哩!
  我实在已经厌倦了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现在都是无纸化办公了,谁还耐烦拿笔写东西啊。我犹豫片刻,便拿起手机,再次给家里挂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我听见了父亲沉重的呼吸声。良久,父亲重重地哀叹道:儿呀,有啥话就不能写在纸上吗?
  心烦意乱的我,一急之下把那封未写完的回信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筐。
  几天后,我到离家不远的城市出差。出差结束后,我决定悄悄回家一趟,给父母一个意外惊喜。
  推开门,父亲戴着老花镜靠着窗台背对我看报纸。
  “爸,我回来啦!’我兴奋地叫着。不料,父亲却毫无反应。
  “爸,我回来啦!”我又提高了几个分贝,或许他读报太专心,没听到吧。
  父亲还是没有听见。
  心生纳闷的我正要走过去探个究竟,这时,母亲买菜回来。看到我,她惊讶得把手里的东西洒落了一地,失声叫了起来:“平儿,你,你怎么回来了?”
  “妈,爸他怎么啦?”我心一沉,脱口问道。
  母亲低下头,平静地说:“儿呀,别担心,医生说你父亲身体没啥异常,耳朵是因为年龄关系突然失聪了。”
  不等母亲说完,我一下蹿到父亲面前。父亲看到我,惊讶万分,浑身猛地一抖,老泪纵横地对我说:“平儿呀,爸真想你,你为啥不给我回信?我每天盼着你纸上的声音呢!”
  我顷刻全明白了,扑通跪在父亲面前,呜咽着说:“爸,以后我每天给你写一封信,让你天天能听到我的声音。”
  (选自《阳光部落》)
  
  本文伤心点
  
  这是一篇自省的忏悔书,更是一首歌咏父爱的颂歌!文中的“我”,“忙工作,忙考试,忙花前月下,”以“忙”的名义遮掩着自己的自私和对亲人的冷漠,却没有料到父亲对自己的牵挂是如此深沉。父亲失聪了,却依然想听儿子的声音。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至此,“我”的愧疚,自责也表露无遗。“儿行千里父母担忧,”身处异乡的游子,记得要经常让你的父母听听“纸上的声音。”
  ——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