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表演大师的鞋带等

作者:后 生辑




  表演大师的鞋带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的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三个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缺了角的杯子
  日本有个著名的法师为了寺院的事,前去拜访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师,当时他突然发现杯子有个小小的缺口,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师父,很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法师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要是”和“下次”
  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在即将退休时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要是”和“下次”。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花在后悔上,总是说:“我那次要是能如何如何就好了。”他们沉湎于懊悔中不能自拔,造成精神的巨大消耗和浪费。矫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要是”改为“下次”就行了。一旦事情办糟了,应该对自己说:“如有机会,下次我一定要办好。”
  
  寻找钻石
  一位叫阿里的年轻人,为了寻找钻石,变卖了自己的地产,到很远的地方找宝藏去了。而买下阿里地产的人,把骆驼牵到后院小河边喝水,刚到河边时,这人就发现了一块闪光的东西,原来是块钻石。不久,卖房的那位年轻人空手而回,来到自己原来的住处,发现在自己原来的地产上,正在开掘钻石……
  
  感恩节的故事
  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此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关吃火鸡的习俗有这么一说:1620年冬,102位不愿忍受英国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红花”号船历尽艰辛,来到北美大陆,在普利茅斯住了下来。当时正值严冬,又逢粮荒,这群新移民陆续有人饿死或病死。正当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群火鸡,他们赶快举起猎枪。火鸡肉救了这批新移民的命。他们认为,那是上帝送来的。于是,从那时起,为了感谢上帝的救命之恩,他们就在每年的那一天通过吃火鸡来感谢上帝。救他们命的火鸡竟然成了他们的美味佳肴!
  
  一颗豆子与一把豆子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只猴子,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寻找这颗掉落的豆子,猴子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颗豆子的踪影。最后猴子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不肯撒手的狒狒
  非洲土著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里大的洞中。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地来了,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太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人只管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急躁,就将食物抓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想想看,狒狒们真是够傻的,只要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们偏偏不。问题就出在狒狒们太贪了,在该撒手时没能果断撒手。
  
  为他人开花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上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能为他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鲜花与果实
  有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平时看不起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天,青年在园林中遇到一位老人,两人边走边谈。青年看到一丛鲜花,就说:“青春,就像这花一样鲜艳。”他又看了一下落叶说:“衰老,就像落叶一样可悲。”老人听罢,说:“你的比喻既对又不对。见过核桃吗?”青年不以为然说:“当然见过。”老人微笑着说:“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那干枯的核桃。但是,鲜花的价值没有核桃的价值大。”年轻人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来的果实呢?”老人幽幽地说:“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不是所有的鲜花都会成为果实。”青年哑口无言。
  
  等待三天
  应邀访美的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见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很虚弱,但脸上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你很能承担烦恼。”女作家又说。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路上的西瓜皮
  有一个赶路人想在太阳下山前赶到家。他一路快跑,走得汗流满面,口干舌燥,他实在很渴。路过一个西瓜摊时,他买了一个西瓜,但他不敢停步,便边吃边走。等吃完了西瓜,赶了一段山路后,才突然发现自己买西瓜时将身上的行李忘在瓜摊上了,他立即返身去找行李。谁知,他边走边跌跤,边跌跤边骂:“这是哪个缺德的人乱扔西瓜皮,害得我屁股都摔疼了。”
  
  蚯蚓拜师
  蚯蚓也想像人一样直立行走,便拜神仙张果老为师。张果老使尽了浑身解数,接连教了蚯蚓365次,蚯蚓仍未学会。张果老感到很奇怪,细细想了好一阵,恍然大悟。他对蚯蚓说:“你不用跟我学了,再学也不会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蚯蚓听了,感到极度失望,它纳闷地说:“听说猩猩、猴子、孔雀走路都是跟你学的,它们都能学会,我怎么就学不会呢?”张果老解释说:“它们虽然是禽兽,但还有一点骨头,而你连一点骨头也没有,怎么能像人一样在世上行走呢?”
  
  鱼评委
  骆驼举办演讲比赛,请鱼来当评委。骆驼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在茫茫沙漠里,一只骆驼孤独地前行……”“等等!”鱼评委说,“凭常识我就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是个喧嚣的世界,有虾,有蟹,还有摇曳的水草,怎么会孤独呢?”骆驼愣了半响,这才接着往下讲:“它找不到水源,喉咙渴得直冒烟……”“这就更荒谬了!”鱼评委生气地大叫道:“四周都是水,张口就能喝,怎么会找不到水?”骆驼的演讲一再被打断,情绪全被破坏了。后来,它结结巴巴地讲了些什么,连它自己都搞不清楚。骆驼的演讲彻底砸锅了,它很伤心。可是怪谁呢?亲爱的骆驼,你下次演讲时,千万不要请鱼来当评委。
  
  无人售报点
  某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团在校园组织了一个“无人售报点”。一木牌上面写着:“当日报纸,每份两角,自投钱币,自找零头。”那种姿态,好像在说:我信任你。起始几日,报钱回收率高达100%。不久,回收率下降,几个月后下降至30%。每日从报摊上拿报而不付钱的人渐渐增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组织者感叹:“原本是要树起一种尊严,倡导一种文明,没想到,“无人售报点”却成了校园中最不文明最不自重的地方。
  
  脚踏实地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与聋哑人谈是非
  一位名叫阳明的先生跟一位叫杨茂的聋哑人用手比划谈话。阳明先生首先问:“你耳朵能听到是非吗?”答:“不能,因为我是个聋子。”又问:“你的嘴巴能够讲是非吗?”答:“不能。”再问:“你的心能知道是非吗?”此时杨茂高兴得不得了,急切地回答:“能、能、能!”于是阳明先生感叹:“一个人耳不能听是非,省心;口不能说是非,省气;只要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羚羊的角和脚
  一只羚羊站在河边,一边喝水,一边欣赏自己。它不断欣赏自己美丽多姿的角,却对自己细长柔弱的脚不太满意。它正在河边孤芳自赏的时候,一头狮子向它扑了过来。羚羊纵身一跃,飞快地向前跑去,很快就和狮子拉开了距离。它钻进森林时,角却被藤蔓缠住了,于是狮子很快就赶上去把它抓住了。羚羊恼恨至极:“我轻视的脚救了我,而我所喜欢的角却将我置于了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