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三点导读

作者:戢运宏




  美点赏析
  
  童心纯真,不可许以美丽的谎言;童心至善,不可渗以成人的谲诈;童心惟美,不可蒙以世俗的尘埃。铁凝的《一千张糖纸》,犹如一帖清醒剂,令人深深感悟“童心不可欺”的真意。
  文章以伤感的语调叙述了这样的故事: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无拘无束地笑着,闹着,尽情挥洒着童年的天真和快乐。突然,表姑的一个许诺——一只虚无缥缈的“电动狗”扰乱了她们的度假生活,同时也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一种精神上的憧憬。“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这份喜出望外的财富和由此带来的快乐,使她们心甘情愿地抛弃了天真无邪的传统的儿童游戏,开始“义无返顾”地朝着一个美丽的谎言奋斗。于是,她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会“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人”。可以说,收集和整平糖纸的过程,就是她们守望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一张糖纸就是她们逼近预想目标的一点希望。铁凝用饱含真情的笔触,来刻画两个小女孩这种急切渴盼的心理。可是,正如许多故事所昭示的那样,渴望愈切,失望愈重,善良的人们最希望出现的结果没有出现,反倒是人们最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出现了:当两个小女孩费尽心力攒够两千张糖纸,满怀希望地递给表姑时,表姑没完没了的大笑和轻描淡写的解释,彻底粉碎了她们一个暑假的全部期待(世香“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而且也使她们纯真的生命里陡增了怀疑的成份:以后她们还会相信大人吗?还会有“一诺千金”的责任感吗?
  无疑,铁凝在这里讲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童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作为一个成人,我们的言行必须一致。
  
  难点指津
  
  1.文章两处说到“累”:第二节中,当表姑问孩子们“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的时候,孩子们觉得“‘累’距离我们多遥远啊”;可是当孩子们明白表姑是欺骗她们时,“我突然有一种累的感觉”,应怎样理解?可以这样理解:七八岁的小孩精力充沛,他们一天到晚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不知道什么是累。这里的累是身体累。而最后一部分说到“累”,是由于经过努力攒糖纸、热切盼望后得知被骗了,原来的热情一下子变为悲愤,希望变成绝望,所以心里感到难受,“那颗心突然加重”,这才有了“累”的感觉。这里的累是心累。
  2.“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同时又是对成人的一个严正的忠告。我们每个成人都是从儿童长大的,而当我们成为成人时,千万不要忘了童心纯真无邪,千万不可玩弄大人的所谓“智慧”来欺骗孩子,什么时候都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一言一行上。当然,孩子是有缺点的,我们可以批评、责怪,但不可欺骗,因为孩子们总是善良地认为大人的言行都是可信的,一旦失信于孩子,孩子以后还怎么相信你?他们信仰的大厦就会在顷刻间轰然倒塌,他们就会觉得人心惟危、人心难测,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会觉得极不安全,甚至他们也会学着大人欺骗。这确实是“最深重的伤害”。
  
  考点训练
  
  1. 第三段中“我和世香惊呆了”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写道:“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这一千张糖纸是“我”和世香费了很大的劲积攒的,为什么要扔向天空呢?说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有何作用?
  
  附:参考答案
  1.“我和世香惊呆”,是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像“电动狗”这样高级的智能玩具,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做梦都想要但又不敢奢望的;而今,这个“稀奇物”却只要一千张糖纸就能换来,而攒一千张糖纸又是孩子们能够做到的;想到这么轻易地得到这么高级的玩具,孩子们怎能不“惊呆”?
  2.“我”和世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各收集了一千张糖纸,结果却被告之是“表姑逗着你们玩哪”,“我”和世香的希望顿时破灭,热情变成悲愤,所以把糖纸扔向天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恨。希望破灭就像彩蝶随风飘去一样,有一种凄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