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现代名家写作掌故

作者:赵国泰




  翦伯赞所撰文章与专著,引用马列及经典作家的词句并不多,有些甚至不曾征引。这是因为剪氏主张:要把史料溶解在理论之中,或曰将理论体现于史料之中,俾使观点与材料统一,让读者自己从史实的叙述和分析中品出理论。然则,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是至为困难的。这要求作者有高深的修养。
  
  吕叔湘去逝之前,病卧犹自批注《苏轼诗集》,为其中一些细微之处纠错。吕氏每每接手搞一个课题或写一篇短文,悉自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从不凭记忆援引他人所作。其女吕霞因谓:“我想正是因为他不急于求成,所以写起文章来才水到渠成。”
  
  鲁迅说他有了小感触时,就写些短文,即散文诗,积贮经年,印成一册,谓之《野草》。及至得到较齐整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可见,在大师笔下,一定的内容会赋予一定的形式。
  
  叶文玲1957年因受兄长错案之株连,上不成高中,想到高尔基也不曾上过正规学校,经过自身努力终成文学大师,遂决意业余自学、练笔,翌年即发表了首篇小说《我和雪梅》,至今已是著作丰盈的优秀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