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古诗词阅读题

作者:程广海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1、诗中最后一句是写望中所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2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者在尾联给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试分析这样写好在何处?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3题。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3、有人对“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真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4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
  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
  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
  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
  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释:①凌波:典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形容洛神在水面上飘然行走的姿态。②山矾:花名。
  
  4、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意境和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请加以概括:前四句____。后四句____。
  
  五、 阅读白居易的一首诗,完成5题。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题。
  
  虞美人·春愁
  陈 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6、读词须“知人论世”。作者是南宋磊落有大才的爱国词人,结合他的思想谈谈这首词所表现的“愁”的内涵。
  
  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行香子
  苏 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叹隙中驹: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是说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②陶陶:欢乐的样子。
  
  7、作者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词中“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________。
  8、词的结尾写“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表现了作者________。
  
  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9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释: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②张辑:南宋词人。
  
  9、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