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读者发言记录

作者:李文忠




  李文忠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阳光塘》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猜疑的故事,说到猜疑,古时就有一篇叫《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怀疑邻人之子偷了他的斧头,怎么看那人都象一个贼,及至找到了斧头,怎么看那人又都不象一个贼。只是,在那个寓言里,智子仅是怀疑而已,没有无根据地去指责。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却非常不幸,因为被怀疑而受到无尽的指责,几乎是家破人亡,人言真是可畏!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下边是我们高二年级几个班学生的发言记录,欢迎读者批评。
  
  向义河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三年前,“他”路过阳光塘,因一位农村妇女的武断,他三年来承受了无尽的煎熬——亲人的逼迫、乡邻的鄙视……为了那一万元,为了自由,他去了城里。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他只是默默地放了一夜鞭炮。看了这,我们有什么想法呢?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缕阳光,但每个人的心又被“猜忌、怀疑”所隔膜。我们为什么不勇敢地迈出一步,打开心灵的隔膜,让我们彼此的阳光照亮心扉。主动与他人沟通,你的心将永远充满阳光,你的人生将永远充满阳光。
  
  李 玲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让他的生活不再有阳光。在利益面前,亲情、乡情也黯淡了美丽的颜色。他去打工被人背后骂卷款逃跑,打工三年“还”了“债”被人追讨利息。满怀无奈啊!
  事情终于大白天下了,留给他的除了一声“对不起”,还有一头触目惊心的白,精神上的压迫摧残了一个健康人。那触目惊心的白与满地的红突兀的对立着,留给我们的是满目的悲凉与一声沉重的叹息。
  也许,我们都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了;也许,我们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了;也许,我们该捡起一些什么了……
  
  李晨睿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普列姆昌德说:“宽容是荆棘丛中长出的谷粒。”也许他就是这荆棘中长出的谷粒吧,平凡中的伟大源于他的内心,宽恕了他人的误解与亲人的背离。在阳光塘这个地方他曾失去了生命中的阳光,可宽广的胸怀让他内心充满了阳光。他也许比窦娥还冤,道义上的失败、众叛亲离,生活上一次次经受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阳光塘”承受不住的,一颗宽容的心却可以容纳。这使我又一次感悟“世界上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吴 敏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宽容大度是人们提倡的美德。但是,过度宽容与忍让就成了妥协和懦弱。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你失去人格,失去尊严。我们都在努力追求心中那片阳光,却也应该明白有时低着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看到生命的曙光的。我们是否应该学会抬头,学会迎着黑暗前行呢?当生活的窗口被堵住,我们不一定非要从这堵住的窗口寻找出口,想想如何开辟另一个窗口,试着用另一种合适的办法来解决,或许我们会看到那一弯悬挂在天边的彩虹。
  
  王 姝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一句“没事”道出多少辛酸苦楚,一头白发诉出多少艰难悲怆,而最终的一地红纸又让我们揪紧的心释然。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各种苦难,有人退却,有人逃避,有人从容面对,所以有人一生失意,有人遍体鳞伤,有人苦尽甘来。文中的“他”遭受了中伤和误解,面临了妻离子散,经历了艰难的“还债”生涯,当最终真相水落石出时,“他”收起了所有的怨,用宽容化解了一切,最终向世界表明:人,原来可以这样伟大。这样的人,生活也必定会对他敬佩不已。
  
  郑 攀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同是为生活而生活的人,金钱利益能让一些像农妇一样本性善良的人变得自私、麻木,毫无同情心可言。而有的人却能像主人公那样胸怀一颗宽容的心,默默等待阳光驱散阴霾的那一天。纵使厄运多番袭来,也会用行动去履行他们对别人的承诺,对生活的承诺,对自己灵魂的承诺。
  如此生活的人,才是生活中永远的精神贵族。
  
  熊桂琼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错误,不管你怎样弥补,总会留下遗憾,就像打碎的花瓶用再优质的胶水粘贴总会留下裂痕一样。所以弥补错误的最佳方法就是少因不留意而犯错。同样,面对别人的错误,身为受害者的我们,也要学会用一颗博大的心去包容。只有能够原谅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为和谐美满。
  
  张 剑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钱是有价的,但人格尊严是无价的。为了守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不公的事实,那一头使人触目惊心的白发就是他人格尊严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把金钱看得过重,为了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什么道义道德与金钱比较都黯然失色。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世俗下的牺牲品。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仿佛都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金钱亲人可以反目成仇,更何况素不相识之人?希望每个人自己的心目中把代表金钱的砝码放少一些,让生命的天平向真诚友善倾斜,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
  
  陈晓健
  (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
  
  他用了三年的宝贵时间去偿还所谓的良心债,三十几的人,满头白发萧索,着实让人胆战心惊。然而,我要说的是,这无需怨别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错。
  是,人言可畏!人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地位、荣誉、名声,但万不能让它消蚀自己的心智和灵魂,然而他却在流言蜚语中崩溃绝望了。放弃了底线,放弃了尊严荣辱,屈服于强势的攻击,无法驾驭自己的生命之舵,无法用清白的光华劈荆斩棘,最后,只有沉沦。
  请相信这是法制社会,无人可凌驾其上,这完全可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由于他的怯懦退缩,终于像决堤的水吞噬了他。我们除了同情他的咎由自取之外,还应得到些许的警惕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