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养蚕教子

作者:陈大超




  从女儿读小学起,我们家就开始养蚕,现在女儿读高中了,我们家还是一到春天就养起蚕来。我发现,养蚕,不仅能让孩子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能让孩子领悟到意想不到的人生道理。
  “爸爸,你看,这些蚕不仅不吃桑叶了,而且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它们是不是死了呢?”那还是她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这样问。我便告诉她:这是蚕要蜕皮了,蚕的成长,是要经常蜕掉外面的那层束缚它的旧皮的,就像人长大了,就不能再穿过去的小衣裳了。到她读高中的时候,同是这种现象,我又跟她讲出另一番道理来:人最怕的是不能蜕去思想上观念上的那层旧皮,有的人不能继续成长了进步了,就是因为他被头脑中的旧思想旧观念束缚住了。今天的新思想新观念,不等于是明天的新思想新观念,就像蚕身上的皮。今天的新皮,过了不久,又会成为束缚它成长的旧皮了。所以人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只有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用新思想新观念来换掉那些已经陈旧的旧思想旧观念,才能使自己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机,不断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蚕结茧的时候,我总是会用一些废纸,卷成一个个小纸筒,把蚕放进去结茧。“爸爸,为什么要把蚕放进小纸筒里去结茧呢?”有一次女儿这样问。我便告诉她:蚕必须寻找到可以构成一个空间的支点,才能将茧结成功。你看,它们先把口里的丝吐到支点上,先在几个支点间粗略地织成几条纵纵横横的线。有了这些条纵纵横横的线它们就可以从从容容地结自己的茧了,并能很顺利地把茧结成功。在一个没有任何支点的平面上,蚕是没有办法结成茧的。人们要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也是应该学会寻找和构建自己的支点——你们现在读书、学知识,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的将来,构建各种各样的人生支点。听我这样说,女儿不由得连连点头。
  有一次雨后初晴,我出去采桑叶,当我骑着车子来到一棵两人多高的桑树下时,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把我惊呆了!只见几十条大大小小的野蚕正悬在空中,挽着垂挂在桑树上的那根亮闪闪的蚕丝,奋力地往上攀呢。我立刻就明白了:是刚才的那场风暴将它们吹落下来的,但它们却在被吹落的一刹那,将肚子里的蚕丝及时地吐出来粘连在桑树的枝叶上,一待风暴平息了,它们就可以顺着自己吐出的丝,攀回到它们赖以生存的乐园。有一个星期天,也是雨后初晴,我便有意带女儿去观看这种景象,让她明白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人活着,最可贵的是拥有一种百折不回可以随时从头再来的奋斗精神。
  
  ——选自《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