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敬畏土地

作者:刘志坚




  资江河出城以后,就一头向雪峰山撞去,很随意地撞出一条大峡谷。生活在峡谷里的人,很懂得土地的重要,因为种水稻,种棉花,不能种在河里,也不能种在树上。所以我的先人和父老兄弟都很看重土地。不看重也不行,因为银行不给他们发工资,也不给发奖金,全靠自己在地里刨食。土地就是饭碗,就是衣食父母。
  山峡里的土地很逼仄,很贫瘠,有些是悬挂在河沿边的山崖上,但乡民都很珍惜它,敬畏它。在那穷乡僻壤里,绝对没有娱乐城一类的豪华设施,但有土地堂。河岸上,石崖边,或石砌,或木构,小巧简陋,朴实无华。它表达了乡民对土地的虔诚。土地堂里,供奉着土地菩萨,那是对土地的神化,因为“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就像城里人供奉着财神菩萨一样,但乡民不信财神,他们也知道,靠那菲薄的土地是发不了财的。土地爷权力不大,常被各路神仙呼来唤去,但却得到农民的敬重。
  农历六月六日,是土地生日。按照传统乡俗,农民是要为土地做生日的,其实也就是在自己家里供奉的“土地龙神”牌位前,洒上两杯薄酒,燃上一炷清香就行了,这也用不着谁去组织,但你也别想阻拦,靠土地吃饭的乡民,都会在不动声色中进行。
  乡民还会以自己最朴实的方式,感恩土地。那就是每户农家,都要备上一沓黄纸,悬挂到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去,这也都以不事张扬的默默方式进行的。
  农历的六月,正是土地最丰盈最美丽的时节。选在这时,对自己耕作的土地,作一番审读和检阅,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当你走到地头,看到水稻壮实的谷穗,正飞黄飘香;棉花枝叶间的青铃,开始裂口绽白。玉米吐须,高粱晒红。那种等待收获的喜悦,一阵阵地撞击着你的心房。于是把那巴掌大的黄纸,悬挂到那最硕大的果实上,连同你对土地的虔诚。这既是对土地赐与的感恩,也是对土地的祈求。谁也不奢望从地里挖出元宝,但却希望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希望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土地对自己洒下汗水,能回赠温饱,年年禾稼成熟,五谷丰登。
  这一天,你去地里一看,都是黄纸飘飘,喜气盈盈。那是土地的节日,也是山民唱给土地的赞歌,表达着山民对土地的一份真挚的爱意。
  每年这一天,我都要默默地给我耕作的每一块土地,送去这样一份敬意。甚至每一株古树,每一口山塘,每一片苇地,都不会遗漏。只有这时,我才懂得古代帝王,为什么每年都有要到社稷坛去祭祀土地,祈求五谷丰登,因为皇帝也要吃饭啊。更懂得农民对土地是那样的一往深情,那样亲切。他们在离开家乡时,总要捧一包井边土,带在身边,以慰怀乡之思。也不管时隔多久,走出多远,总是怀念乡土。因为故土难离啊。
  只有用汗水耕耘过土地的人,才会惦记土地,感恩土地,也才会热爱和敬畏土地。
  
  ——选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