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打酱油”打出新义来

作者:沙 楠




  作为一个自由词组,“打酱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上世纪80年代,拎着瓶子去商店打酱油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店里的散装酱油被超市里的瓶装或袋装酱油所取代,人们改变了购买酱油的方式,“打酱油”这一说法也逐渐淡出了日常语言交际。但最近一段时间,“打酱油”这一说法又重新活跃起来,而且使用语境、语义与我们以前熟知的有很大不同。请看下面的例子:
  (1)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人们也必须要有“打酱油”的准备和应对。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不应对你不该关心的事付出太多注意力。就像面对无处不在的电梯广告、楼宇广告、公交车广告,你不被他们“污染心灵”的最好办法就是:“对不起。我不过是出来打酱油的。”(《新民晚报》2008年6月9日A13版)
  (2)银行只有在需要国家注资核销呆坏账而挂出“国有”牌的时候,才与你有一些名义上的关系,当它在制造呆坏账而挂出“商业”牌时,打你的酱油去吧!(北青网2008年6月12日)
  (3)这之前的几场比赛,包括热身赛,基德都是美国队的首发控卫,但表现远不如替补出场的保罗和威廉姆斯,三场比赛一分未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专程坐飞机从达拉斯飞到北京来打酱油的。(TOM网2008年8月17日)
  (4)面对油价的步步紧逼,人们难有“出来打酱油”般的洒脱,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也感受到。“省油攻略”正慢慢渗入到市民的生活中。(《南方日报》2008年8月28日ZC02版)
  上面几例中的“打酱油”乍一看让人莫名其妙,广告、体育比赛等怎么会和购买调味品联系到—起呢?原来,“打酱油”这一说法出自不久前的一段电视新闻采访一某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陈冠希等明星又有什么看法?”一名男性受访者回答:“关我×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这段采访新闻在电视上播出后,该男子漠不关心的态度与当时炒得火热的“艳照门”新闻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被网友放到互联网上转载播放。“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遂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
  如果在网络上对某篇新闻或论坛中的帖子等不置可否,既不关心也没兴趣参与话题讨论,同时又想表明自己浏览过,那么“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可以算是一种最好的回复。经过网友们的改造,这句话也常简缩成“我是打酱油的”或者“打酱油”。与“路过”“飘过”这些早已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相比,“打酱油”更显新鲜、时尚,具有陌生化和幽默感。“打酱油”本来跟“与我无关,不关心,没兴趣”毫无关系,但是在某个偶然事件的引介下,二者发生了关联,从而获得了原来没有的非字面意义,并且在相当数量的人群中广泛使用。可见,“打酱油”在从隐退到复现的过程中,由自由组合演变为具有非字面意义的固定短语,从而具备了进入词汇层的资格,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约定俗成的本质。
  现代传媒的影响使得“打酱油”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报纸以及杂志上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打酱油”是对热点问题漠不关心、置身事外的一种心态的概括和反映,正所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时下,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追求超然、淡定心态的人越来越多,诸如“酱油男”“酱油女”“酱油族”“酱油党”等不断涌现的新词语就是这种社会现象的客观写照。
  语言始终处于潜和显的运动中,“打酱油”这一表达方式的潜显过程表明。语言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词汇这个语言子系统中,制约词语显现和隐退的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当人们不再需要表达这个概念时,“打酱油”就会从日常交际中逐渐隐退,但并不是就此消失,一旦社会语用条件成熟,它便会从潜在词汇层中重新出现。再次为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