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绞刑架下的报告》读讲提示

作者:钱理群




  读、讲这篇文章的关键,是把握作者伏契克的特殊身份,以及由此决定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的特殊性质。
  伏契克不仅是一位忠贞的反法西斯战士、共产党人,更是一位学者、作家、记者,也就是历史的研究者、描述者和记录者。他用“从死神那儿窃取来的一点时间”写下的这本书(《报告》附录:《致古斯塔·伏契克娃》),是为“那些经历过这个时代而幸存下来”的人写的(《报告》第五章),更是为没有经历这个时代的后人写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本“为未来”写作的书。他因此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说:“对这一段历史,我显然是最后一个活的见证。”(《报告》第八章)他写这本书,就更有明确的历史意识:要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他把这本书命名为“绞刑架下的报告”,就大有深意:这是一本在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时间里写下的“历史报告”。
  正是这样的历史感决定了这篇文章的结构、写法都不同于其他类似题材的文章,例如卢森堡的《狱中书简》,而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在我看来,主要有一。
  首先,全文以“还差五分钟就要敲十点了。这是1942年4月24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开头,又以几乎同样的文字(“还差五分钟就要敲十点钟了。1942年4月25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间的圆形结构。文章在叙述进行中,也时时点明时间的坐标:“差五分十点……十一点……一点钟……两点钟……三点种……四点钟……五点,六点,七点,十点……下午五点钟……”,由于长期拷打造成的昏迷,时间突然中断,最后,“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我”才恢复了时间的意识和记忆:“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钟了……”——应该说,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很有特点的,它提示人们:这里发生的,是一段“历史”,既是日常生活的历史,又是一个“历史事件”。
  更值得注意,也是更重要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作者在叙述每一个“历史时刻”时,都同时描写、呈现了两个画面:一方面,是监狱里的严刑拷打;另一方面。是街头的日常生活。如:
  一点钟。最后一辆电车回厂了,街上空无人迹,收音机向它的最忠实的听众敬祝晚安。
  “还有谁是中央委员?电台设在什么地方?印刷所在哪儿?说!说!说!”
  现在我又能够比较安静地计算抽打的次数了。我唯一感觉到的疼痛,是从那咬烂了的嘴唇上来的。
  又如:
  两点钟。布拉格在酣睡中,也许什么地方有孩子在睡梦中啼哭,丈夫在抚摸妻子的肩膀。
  “说!说!”
  我用舌头舔了舔牙床,想努力数清被打掉了多少颗牙齿。但怎么也数不清。……而死神却迟迟不来。
  两个画面,前者是“我”的幻觉中出现的情景,后者是“我”的现实遭遇和处境。这样的类似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合,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应该细加体味。
  这里,提出了一个反抗战士在监狱里的牺牲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日常生活的历史”和反抗法西斯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这,恰恰是伏契克在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该书在好几处,写到了围绕这一问题,’反抗战士和法西斯刽子手之间的精神较量。也许我们只有弄清这场比严刑拷打更为严重的心理战,才能明白这里的蒙太奇组合描写的意义。
  《报告》第五章特地写到“主管我的警官”曾多次带“我”坐在街头花园的小饭馆里,“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逮捕了你。你瞧,周围有什么东西改变了吗?人们走着,笑着,想着自己的心事,世界还是像从前一样照样继续存在下去,就像不曾有过你这个人似的。”“我知道,你爱布拉格。好好瞧瞧它吧!你难道不想再回到它的怀抱里吗?它是多么美啊!纵使你不在人间了,它依旧这么美……”
  这里的意思和意图都很清楚:你的牺牲和老百姓无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你的牺牲毫无价值,不如为自己想想,回到你自己的生活中去吧。——这是一个入侵者和利己主义者的逻辑,他们以这样的眼光看被占领的捷克老百姓和反抗战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这样的逻辑来诱使反抗战士背叛、投降。
  “我打断了他的话说:‘……等到你们不在这里了,它会变得更美呢。”’——这是反抗战士的逻辑:他们的战斗、牺牲,就是为了赶走破坏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与安宁、玷污了布拉格的美的入侵者,他们正是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受侵犯,而甘愿忍受酷刑,“呵。即使我们死了,我们也仍将分享你们巨大幸福中的一小部分,因为我们为这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欢乐所在”。
  在第六章里,伏契克这样谈到他“从那与世隔绝的监狱世界突然来到这引人入胜的人流里”,面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时的感受:“这就是生命。‘我在这儿见到的生命,归根结底同我们在监狱里见到的生命是一样的,同样是在可怕的压力之下,却是不可摧毁的生命。人家在一个地方把它窒息和消灭,它却在几百个地方冒出新芽来,它比死亡更加顽强。”——反抗战士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是民族生命的力量,它是“不可摧毁”的:即使侵略者占领了我们的土地,只要老百姓存在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在继续,这个民族就是不可“窒息和消灭”的,它会“在几百个地方冒出新芽”,焕发出民族新的生机。老百姓的生活力量、民族的精神力量,“比死亡更加顽强”。这也是反抗战士力量的源泉。因此,如这里所描写的,“我”在遭受酷刑,面对“死神”时,却在幻觉中不断出现街头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其实正是下意识地要从中吸取抵抗的力量。
  和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的这样的精神相联系,“这就是我们的欢乐所在”。我们因此也懂得了,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1942年4月24日”到“25日”这个被酷刑拷打的“二十四小时”,是“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我们也由此而注意到,这篇文章在大量运用“疼痛”“咬烂嘴唇”“舔血迹”“热病”“噩梦”“拷打”“沉重”这样的带着血腥的词语的同时。还不断使用“美丽”“温润”“难舍难分”“酣睡”“抚摸”“爱抚”“平和”“宁静”这样的充满温馨的词语,而且这篇文章是以“美丽而温润”这样的字眼为起点和结束的。
  伏契克在他留下的遗嘱里这样写道:
  我们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战斗,我们也将为欢乐而死,因此,永远也不要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记得五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时,读到这本《绞刑架下的报告》,曾为之深深吸引。印象最深的,就是“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死”这句话,可以说是铭刻在心,影响了我一生,至今还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不知道今天的中学生,如何看伏契克这本书,以及他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