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

作者:吴凤平 刘彩祥

也就是说,教师要预先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设计哪些更具体的环节开展教学。
  在引入主题部分,教师首先由一首简短的诗歌开始。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征,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因为是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点,所以教师选择了一首简洁明快的小诗,这样就很容易和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诗歌独有的特征。这一阶段,现象图式学中变易学习理论的结构体现如下:
  
  第二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设计为诗歌朗读。新诗的语感主要来自音节的部署、节奏和押韵,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有直接和深刻的体会,因此,朗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第三阶段便是仿写,教师用自己创作的一首新诗做引子,设计了关于理解诗歌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而模仿诗歌中的句式尝试写作。
  随后进入单元教学第四阶段——新诗创作。老师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她们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首或一组新诗,并组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诗创作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和创作阶段,并不是将学生完成一两首小诗看做教学的结束,而是真正利用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体会诗歌在形式和格律上的特点,最终达到学会欣赏甚至创作诗歌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有赖于“新诗评点练习”这一环节的巧妙设计。学生首先要读懂诗歌,然后对照所掌握的诗歌的特点进行比较、评点。诗歌想表达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意象、采用了什么手法、哪里需要改进、哪些语句精彩……这些问题都通过学生的评点得以解决。
  
  (二)新诗单元教学的推广——从年级到全校的参与
  自初一的新诗单元教学获得成功之后,2002至2003年度,校方决定在整个初中(初一至初三)推行新诗教学。这一次,学校把新诗教学的课堂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舞台,更多地利用新诗作者、研究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新诗创作指导。
  首先,学校邀请了黄一桃先生来校向全校学生演讲有关新诗创作的理论,还邀请了作家董启章先生教创作,培训的创作范围不止新诗。还有散文、小说等,另外还对一些有创作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经过两年全体中文科老师的努力,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已接受新诗写作训练,于是计划再进一步推广至高中。
  2003年9月开始,高中中国文学科刚刚增加有关新诗学习的内容,中文科就在各年级加入新诗创作的教学元素。学校同样发掘更多的校外资源协助新诗教学的开展。学校在那一年成功申请艺发局的资助,有较多资源去举办不同类型及程度的“新诗创作坊”。学生如果有兴趣在课外对新诗作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课余参加,为时一个半至两小时。
  写诗是从语音层面、朗诵层面入手的。其实朗诵并不仅仅是朗诵,因为学生能从朗诵中培养语感。正因如此,该校老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办法修改诗作,即先让她们读一遍自己写的诗,读完后她们便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作的质量,教师组织学生举行了“入选作品评析座谈会”。由30位写诗的学生和30位为诗歌配画的学生共同参加。之所以让配画的学生也出席座谈会,主要是因为她们想对诗歌有深入的了解,为给诗歌配画作出准备,由此可见学生对创作的主动性。
  接着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个人作品新诗朗诵会”,学生午饭时间在校园中央的喷水池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余的学生则在栏杆位置观看。这种首次在开放的场所朗诵诗歌的经历,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用现象图示学中的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新诗单元教学在全校的推广,为学生学习诗歌提供了多种途径和角度,学生学习诗歌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到校园的喷水池旁,或是直接和诗人对话交流。可想而知,这为学生体验和理解诗歌营造了极好的氛围,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诗画配合,创作新诗——中文科与美术科合作
  出版诗画集可以说是新诗单元教学走向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开始时,学校出于营造学习气氛的考虑,举办新诗创作比赛,并将学生创作的26首新诗辑录成《诗情画意》一书出版。诗画集中的所有诗作均为中一学生的作品,插图也是该校学生的手笔。
  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的深入,学校在2002至2003年度将新诗教学推广到整个初中,并利用作家、专家到校培训的机会,举办了一些全校性的新诗创作比赛,而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比赛。2003年2月,学校举办了“青春的跫音”诗画展,展示了所有获奖作品及其他优秀作品。新诗和美术结合所产生的良好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和肯定。
  “蓝色翅膀”新诗创作计划则是中文科与美术科再度跨科合作的成果。由于后来全校学生都参与了新诗学习和创作,这次的诗作可以从中一至中七学生的来稿中挑选,插图也由该校学生负责。喜欢以文字表达感情的同学以诗写情,善于以线条色彩表达的同学则以画寄意,诗画配合,相得益彰。该校在开放日举办了较大型的诗画展,同时新的诗画集《蓝色翅膀》也得以出版。
  诗画集的出版让学生多了一个感悟和体会诗歌的视角,同时让学生愈发感受到诗画的不同魅力和表达效果。正如现象图示学所描述的,体验事物有不同的结构层面,学生把诗歌和图画放到一起去欣赏、去创作的同时,对诗歌的感受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四)创编并演出新诗作品——音乐、舞蹈、朗诵多角度演绎新诗,展现多元智能
  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学生的新诗创作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创作热情都得以提高。恰逢圆桌诗社与香港大学中文系新诗课程联合主办“诗歌讲坛暨诗乐舞”活动,2005年3月19日,香港真光中学的同学获邀出席并参与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举行的“诗·乐·舞”飞扬演出。2005年4月28日,获将军澳官立中学的邀请,该校同学再次进行了表演。将军澳官立中学也参与了演出,同学们用话剧、寓言和舞蹈演绎新诗。两校师生作了一次新诗演出的宝贵交流,也给前来观赏的其他学校带来积极影响。
  创作“诗·乐·舞”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从更多角度体味和把握新诗,思索诗、乐、舞三者的关系。诗歌的演绎要臻完美,必须依赖朗诵者完全投入,声情并茂,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直接感动观众;舞蹈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借无声的身体语言,带出一连串的动感影像,更形象地诠释了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当学生完全融入新诗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时候,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把握也得以呈现和释放。大型的演出活动再次展现了学生融合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理解、诠释、创作新诗的能力和水平。
  2005年度“圆桌诗奖新诗作品会演暨讲座”是由圆桌诗社主办,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岭南中学、将军澳官立中学及香港真光中学协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当天活动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诗作品会演。协办学校分别以不同的形式演绎新诗,将诗歌内容立体呈现给与会者。正如岭南中学参与统筹“诗与舞台”演出的陈飞龙老师所述,这次新诗作品会演正好体现了香港教育的新趋势,即以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活动除了渗入语文科的新诗教学外,幕后布景、道具、音乐、灯光、剧本、排练等每一项环节的配合,足以让学生各展所长。学生通过参与过程汲取宝贵经验,获益匪浅。
  新诗作品会演后,随即举行新诗讲座。主讲嘉宾为两岸三地著名诗人,包括《台湾诗学》主编向明、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永健、“圆桌诗社”社长秀实、“香港文艺社”社长林浩光。他们围绕“一首诗的诞生”这个话题,深入浅出地跟同学交流新诗创作的经验及心得。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黎耀庭主任认为:“四位资深诗人与学者,对本地教师未来施教与指导学生创作新诗,均有具体的帮助与启示。”
  学生的新诗学习体验随着多角度的演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多种感官、多种能力、多种途径的表达方式,都在“新诗”这个主题下得以融合。由此可见,“新诗”这个独立的事物,借助音乐、舞蹈、剧本、舞台这个整体环境,同样能够突显出自身的特征。
  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三、总结
  
  与中学生谈新诗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教材的选择、评讲及写作批改方面均有很大困难,而且教学成效也非短期可见。然而香港真光中学尝试以跨学科模式推动新诗教学及演出,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朗诵、戏剧,甚至谱曲演唱等,将新诗从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艺术,而且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去具体演绎新诗教学与创作。从此。新诗教学不再是令老师苦恼的任务,而是能结合不同学习领域,跨越不同媒介,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经验,以及提升他们学习趣味的崭新体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