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温故知新

作者:饶杰腾




  倪 端 《聘庞图》
  
  此图描绘的是三国时荆州刺史刘表聘请隐士庞德公的历史故事。画面层峦叠嶂,高耸入云。山坳草舍一间,竹树掩映。四围松柏挺立,流水潺潺,环境幽美僻静,一派世外桃源景象。此幅图画法继承南宋院体风格,接近李唐一派。山石多小斧劈皴,树叶点染精微,用笔劲健,墨色富有层次。整幅图属于比较精细、谨严的一路,也堪称明代院体人物画的代表作。
  倪端,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仲正,杭州人,一作楚江(今属四川)人。工画道释人物,山水学南宋院体,笔致谨严。
  
  1947年11月,李广田在《中学生》(第193—201期)上开辟“文艺书简”专栏,连续发表《事实与创造》①、《谈文艺创造》②、《谈散文》③、《书评与批评》④、《写作常谈》⑤、《谈语文节奏》⑥等6篇文章,一一回答读者的问题。下面摘录的6段文字,虽各有其独立性,但它们却可以分别启迪我们思考:客观事实与作品的真实性;人的年龄的增长与人格的成长;从散文与诗歌、小说的异同看散文的本质;为欣赏而阅读到用批评的态度去阅读;写作的内容、技巧与生活;白话文的节奏与说话的节奏……
  
  ……事实固然重要,而创造的想象尤其重要,只有用了高扬的想象力去表现真实性(并非指事实而言),才是最好的办法。①
  
  那最好的,自然是“为己”与“为人”合一,我自己的生命与无数人的生命共鸣,我生命中有人,人生命中有我,一切从自己真实体验中出发,而这个自己又是一个扩大了的人格,他像一个风信机,他把自己造成一个标志,他感到四面八方的气候。人不能没有自己,也唯有这样的一个“自己”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从这样的“自己”中创造出来的艺术,也将是最完整的艺术。一个人的年龄是渐渐增长起来的,它的生长的轨迹就是这么一个人格的成长的路线,试想,一个小孩子便已经为天下国家担忧,为经世济民操心,那正如用一块磐石放在一个柔嫩的草尖上,负担未免太重,而一个大人却还在无端啼哭,计较糖果的得失,那也太天真得好笑。②
  
  好的散文,它的本质是散的,但也须具有诗的圆满、完整如珍珠,也具有小说的严密、紧凑如建筑。③
  
  ……大多数人都是文学的阅读者。为阅读而阅读,或者说为欣赏而阅读,自然也可以得到文学的教养;进一步,如果能用批评的态度去阅读,也许更有益处,而文学批评家也就应当从这样的读者中产生出来。④
  
  综合以上四个问题,可以归并成两点。一、二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充实生活,深入生活;三、四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内容第一,技巧风格是从属的。至于作品的内容当然还是从生活来的,所以顶要紧的还是生活。⑤
  
  进步到今天,我们的白话诗文又向前进了一大步,就是越趋向于日常语言,越趋向于活的语言了、语和文越来越近,因此,白话文的节奏就是说话的节奏,而说话的节奏也就是错落有致的节奏。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