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平花·刷街·刷子

作者:颜 萌 徐步军




  近年来,轮滑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随着这股声势浩大的运动群体的崛起,“平花”与“刷街”这两个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广泛流传于网络。现举例如下:
  (1)腿伤一个多礼拜了还没有好,开始担心它了。中午去了医院,医生说有点发炎需要挂盐水。真希望腿快快好,好了就可以去刷街练习平花了,不过玩轮滑的人变少了,哎——人少了就没意思了……(新浪博客2008年7月8日)
  (2)对刚学平花不久的66朋友来说,这款鞋子是非常实用的。我学平花的时候也是穿的这种,也很适合刷街滴。
  (3)刷街和平花是两种有区别的运动,它有不同于平花的危险性。安全是刷街时必须要考虑周全的问题,不像平花,可以更随意一些。(西祠社区2007年5月20日)
  轮滑运动最初起源于美国。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传入中国,真正开始流行也是近年来的事。“平花”和“刷街”都是轮滑运动的一种。所谓“平花”,是“平地花式轮滑”的简称,就是穿着轮滑鞋在固定数量的标准桩间做无跳起动作的各式连续滑行。“刷街”最初是指轮滑公路赛,后来则泛指踩轮滑鞋上街。这两个项目中,“刷街”的难度相对小些,简单易学,而且能够满足青少年寻求刺激、吸引他人关注的心理需要。因而普及率较高。“平花”则相对难度大些,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
  从构词方式上讲,“平花”属于典型的缩略词,是出于语言经济的考虑而简称的,相对正式些,没有感情色彩。“刷街”就形象、生动得多。“刷街”与“刷卡”一样,是人们仿拟常用的“刷×”格式而新造的双音节词。一个“刷”字。给人以灵动、青春、活泼之感,体现了新新人类追求词语新颖、时尚、好记的语用心理。
  随着轮滑运动的不断普及,轮滑爱好者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他们想为自己寻找一个响亮的名字。最初有人自称为“66一族”“滑友”,但最终大部分轮滑爱好者还是倾向于自称“刷子”,这个名称很快获得了集体认同,成为轮滑一族的独有称谓:
  (4)明天六月六号,66们的节日,估计会有三四十个刷子出来一起刷长安街吧,期待……(marcia850323.spaces.live.com2006年6月5日)
  (5)对于以轮滑代步的安全问题,“刷子”小王谈得很少,他自信满满地说:“不是没想过,但是玩过你就知道,我们的技术好着哩,穿着滑轮能行走自如。绝不会有事的。”
  而且饶有趣味的是,“刷子”也可以指称溜冰鞋:
  (6)前一阵因为接二连三的考试,一直冷落了我的刷子。于是决定今天去刷两圈,只可惜找不到伴了。(dangdanglily.spaces.live.com2006年7月27日)
  (7)版聚结束后,11点多从复旦出发,穿着刷子花了45分钟刷到了南京路外滩。那叫一个爽啊,很有成就感。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是谁最初使用“刷子”这个词,正如谁也不知道“刷街”这个词的发明者一样。不过随着一项运动的蓬勃开展,自然会有拥趸想出一些令人叫绝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