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等”“等等”前标点的使用

作者:隆 林




  在现代汉语中,助词“等”及其叠用形式“等等”,常常置于表列举的词语或句子之后,表示列举未尽。据笔者观察,在这种用法中,“等”特别是“等等”前的标点常常出现使用混乱的情况。有必要作一些说明。
  
  一、“等”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用表示停顿的标点
  
  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单音节的“等”,因在音节上不能自足,而总是像一个词缀似的附着在表列举的语句的最后,不管表列举的语句之间用了什么标点,它前面都不能有停顿,不能加表示停顿的标点。例如:
  (1)中国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汉语汉字,还有藏语文、蒙语文、维吾尔语文等。
  (2)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书面的语文考试较适合于评价认知水平,观察活动较适合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记录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
  (3)刑事犯罪活动总体平稳,主要犯罪案件多呈下降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犯罪案件进一步减少;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案件持续走低;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入室盗窃、抢劫、抢夺等案件明显下降等。
  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4)只有对极少数最带危险性的分子,才可以采用严峻手段,例如逮捕等。
  (5)至于说有些比较抒情的题目,比如“春雨”“雪后”等,可以用散文写,也可以用诗来写,学生愿意写成诗,写得又不错,为什么不可以呢?
  (6)汉民族传统思维习惯于这种整体性和综合性,与之关联的还有对等性、直觉性、模糊性、内向性、意象性等特点。
  例(4)表列举的词语只有一个(“逮捕”),例(5)表列举的词语(“春雨”和“雪后”)之间未用点号,例(6)“有”后面的部分是一个复指短语,“等”后带有表概括的复指成分(“特点”)。在这几种情况下,“等”前就更不能加表示停顿的标点了。
  下面的例子,“等”前用顿号,显然是错了。应该去掉:
  (7)……巴西总统卢拉、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等五大洲国家的元首,也表示将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二、“等等”前可以不用,也可以用表示停顿的标点
  
  “等等”可以视为一个双音节词,在音节上可以自足。它既可以和“等”一样附着在表列举的语句之后,也可以自成音节而独立使用。这样,它前面用不用标点,就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1.列举的语句之间用顿号,“等等”前一般不加标点。因列举的部分多是单个的词或简单的短语,“等等”紧贴在最后一个词语后,其间不加标点,语气更连贯,结构也更紧凑。如:
  (8)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
  “等等”前也可以加逗号。如:
  (9)除了原始照片外,本书还有选自影视的作品,以及中国画家的素描、中国画、油画、木刻、雕塑,等等。
  “等等”表列举未尽,但并不等同于列举的项目,从语言形式上看,不等同于并列的语句,所以,它前面不能用顿号。下面的例子,“等等”前的顿号显然是用错了,应该干脆去掉,或者改成逗号;
  (10)很久以前,拉马克就得出了这个结论,而近年以来,好几位自然学家和哲学家也一直主张这一点,例如沃勒斯、赫胥黎、赖伊耳、福赫特、勒博克、比迂希奈尔、饶勒、等等,而尤其是海克尔。
  2.列举的语句之间用逗号或分号,“等等”前一般要加标点,所加标点应与列举的语句之间的标点一致。如:
  (11)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字、词、句、段、篇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知识,文学常识、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观察、思考、理解、感悟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知识,等等。
  句子中列举了六类知识,六个“……知识(常识)”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用“等等”表示列举未尽,其前也用逗号,这个逗号清楚地标示出“等等”和前面的六个“……知识(常识)”之间是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
  (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文知识目标有: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等。
  句子中“有”以下列举了四个语文知识目标,其间用分号隔开,最后用“等等”表示列举未尽,其前也用分号,这个分号清楚地标示出“等等”和前面的四个“语文知识目标”之间的关系。
  下面的句子,“等等”前应该用分号,而用了逗号,它一与l列举各项(征文、写通知)间的层次就乱了:
  (13)写的机会也多得很,(笔者注:这个逗号最好相应地改为句号或冒号)比如报刊征文,可以鼓励他们写了应征;甚至班上有什么事需要教师写个通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代办,等等。
  “等等”前也可以不加标点。如:
  (14)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已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15)关于舜目重瞳之谓,坊间流传种种释读,(笔者注:这个逗号最好改为句号或冒号)马斗全认为“此或为生理的特异现象,所以人们数见一目两眸者”;李敖认为,那只不过是“白内障”(李敖似乎什么都知道啊!);也有人认为是瞳孔发生粘连畸变,从O变成∞形;或曰眼珠色浅,看上去就像大瞳孔里套了个小瞳孔等等。
  例(14)列举的词语之间用的是逗号,例(15)列举的句子之间用的是分号,“等等”都是附着在最后一个表列举的语句之后,没有停顿,没有加标点。这样用是可以的,但不如加上标点显得层次清楚。
  下面的句子,“等等”前可以不用标点,但要注意列举的语句之间所用标点与其前后句子所用标点的层次:
  (16)一些从未来过银川的人,一旦要来银川观光旅游,也是要做一些想当然的准备的,譬如衣服要穿厚一些啊;要防备风沙袭扰啊;要自备一些饮食和日常用品啊等等,好像不是来观光,而是来探险。
  句中列举的语句之间用的是分号,而“譬如”前和“等等”后用的却是逗号,逗号里面套着分号,这就违背了“分号大于逗号”的使用原则,因而整个句子标点的层次是混乱的。“譬如”前的逗号应改为冒号或句号,“等等”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好像”前最好加上“他们”。
  下面的句子,“等等”前加分号与不加分号,“等等”所在的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