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倾听生命的呐喊

作者:胡志金




  “生命”是鲁迅用一生诠释的一个基本概念。他从人生的寂寞与残缺中过滤出对生命的真知灼见。坚毅地奔走在现代中国的旷野之中,给世人展示他那天马行空的精神襟怀和蔚为大观的生命气象。在那荒芜、黑暗、冷硬的世界里,鲁迅如拔地而起的大树,坚决捍卫自我尊严和自由意志,呼唤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他以瘦弱的生命之躯,发起对外部黑暗和罪恶势力的挑战。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指出:“觉醒人的个体尊严,激活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这是鲁迅人格与精神的首要之点,具有个体尊严和清醒的个体意识是他特别看重的精神品质。”鲁迅的许多作品,就是这种生命本体意识的勇敢呐喊和庄严宣言。从《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到《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暴露;从《兔和猫》《鸭的喜剧》对“损毁他人生命”的痛恨,到《祝福》对死于“无爱的人间”的祥林嫂的感喟;从《故乡》对人与人之间平等亲密关系的期盼,到《(呐喊)自序》韧性战斗的生命呐喊,无不折射出鲁迅对“生命之爱”的呼唤。对独立人格的追寻,对自由精神的渴盼。这些作品呈现出鲁迅有血有肉的生命姿态和心灵风貌,蕴涵了极其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努力挖掘蕴涵其中的鲁迅的生命思想、生命精神,“找到鲁迅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钱理群语),将生命教育引入鲁迅作品教学,鲁迅作品教学定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教学胜景。
  
  一、设置情境,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
  
  有不少鲁迅作品表现了对封建伦理的抨击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但由于其思想与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陌生,难以走入鲁迅的心灵世界,激起思想与情感的火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适时地设置情境。将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中。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祝福》这篇小说,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为:鲁迅是在批判封建的夫权、神权、族权,还有隐藏在这背后的政权。这种贴标签式的解读,只会造成学生无关痛痒的机械理解,这样断然产生不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为此,深圳中学的马小平老师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和体味这样两个问题:“假如你是鲁镇的人,你会以何种态度对待祥林嫂?”“站在祥林嫂的角度,你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这就让学生设身处地进入了作品情境。
  鲁迅作品中有两类人:“看”者与“被看”者。无关痛痒的理性阅读其实就是一种“看”。祥林嫂最需要的就是倾诉,就是被人理解,就是要有人“分享”她的痛苦,而鲁镇恰恰不能为她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如果我们今天的阅读不能进入与祥林嫂的对话状态。不能理解她的倾诉,而是成了鲁迅所批判的那种“看客”,那我们与当年的鲁镇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祥林嫂“被看”,夏瑜“被看”,孔乙己也“被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是鲁迅所要揭示的“国民的弱点”。在批判中。隐含着鲁迅怜悯弱者、理解弱者、尊重弱者的呼唤。
  马小平老师还拿《祝福》与日本小说《一碗阳春面》作对比。在《一碗阳春面》中,那个弱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贫困中所得到的理解、帮助和尊重,正是日本民族精神中最让人敬佩的东西。《一碗阳春面》的主人公与祥林嫂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凸现出国民对人的理解和尊重的缺乏。对于弱者,人们是鄙视还是同情,是嘲笑还是尊重?同样的问题。我们却看到两种不同的答案,中日两个民族的差距就在这里。
  之后,马小平老师又布置了题为“与祥林嫂对话”的作文,使学生在与小说主人公的心灵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旁人的冷漠和嘲笑给祥林嫂带来的生命之痛,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价值的意识,懂得要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二、挖掘材料,让学生体验鲁迅的“生命之爱”
  
  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是鲁迅生命观的亮点,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一文中,他发出这样的呼唤:“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一种对“大生命”的关爱,它超越了自我生命的狭隘天地。升华到自我心灵与宇宙万物的融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发掘鲁迅作品中的生命之重、生命之爱的思想内涵,凸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1,品味语句。体会情感。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几个句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文中写道:“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通过分析品味可以使学生明确:对于刘和珍等人的徒手请愿,鲁迅先生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他们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只能是无谓的牺牲。
  2,质疑问难,激趣激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这样两段话:“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粲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对此,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文中的“逃走”“避”“逃”等词是否说明鲁迅贪生怕死?对此,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鲁迅的暂时逃避绝非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保全生命。以退为进,为了将来更好地战斗。这恰恰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珍爱。这样,学生既能认同鲁迅的思想和行动,又受到了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死观的教育。
  3,拓展迁移,加深理解。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鲁迅的生命意识,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阅读鲁迅作品《兔和猫》《鸭的喜剧》,并要求他们写读后感言。我们知道,这两篇小说都表现了鲁迅既“悲哀于生命的悄然消亡”,又“痛恨损毁他人生命”的思想感情,是鲁迅生命意识和仁爱之心的真实袒露。不少学生的读后感写得非常动人,对生命的认识非常深刻。
  
  三、读出自己,让学生反思自我生命的缺失
  
  文学是人学。人们从文学作品中发现自己。观照自己。“立人”是鲁迅精神的灵魂。鲁迅以其冷峻的目光,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进行整体反省,艰难地探索疗救国民精神的方剂。阅读鲁迅,不仅要关注作品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外部价值,更要向内拓进,引导学生从人物及作者身上读出自己、认识自己、鉴赏自己。从而深化生命本体的思索与体验。
  例如《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我”与童年伙伴闰土在分离二十余年后相见,闰土看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时作者写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上到这里往往告诉学生,这是旧社会对人性的扭曲,造成了闰土愚昧落后的奴隶性。现在,我们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这一思想来指导教学,就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及其笔下的“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往日亲密的伙伴成了一个在自己面前低声下气的奴仆,美好的童年岁月烟消云散,“我”站在厚障壁外,惶惑、悲哀、无奈……仅仅如此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感受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为此,周燕老师在讲授时引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胖子和瘦子》,在复述完小说的情节之后,周老师设置了下面的问题:我们每个同学都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况,比如,现在班上的某个同学在多年以后当上了部长,你遇见他时会不会恭恭敬敬地称呼他“部长”?更近一点,同班同学中甲同学的父亲是下岗工人,乙同学的父亲是市委书记,你平时对待这两位同学的态度是否有所不同?为什么会不同?周老师的提问。促使学生深入人物和作者的心灵深处,体验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拷问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懂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人人生而平等”的道理,一感悟到生命的平等与尊严。
  曾几何时,鲁迅作为一个荷戟彷徨、横眉冷对的战士形象,一度固化在莘莘学子的脑海之中。时至今天。这种形象仍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挥之不去,它消解了鲁迅的生命精神和个性魅力,成为横在鲁迅与青年学子中间的一道“厚障壁”。如何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倾听鲁迅生命的呐喊,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无疑成为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互动。愿鲁迅对生命的呐喊永远在学生的心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