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

作者:王栋生




  有关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波澜。之所以如此,可能还在于语文界主流认识仍然把鲁迅作品当做教育资源。不过,我们也看到,相当一部分教师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效果持怀疑态度。本文仅就两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鲁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
  
  教师如果自己能读懂《阿Q正传》,又能带学生读懂《阿Q正传》,并让学生喜欢《阿Q正传》。他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禀赋。当然,他也一定会从《阿Q正传》的教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筹划之初,决定把《阿Q正传》全文选入必修本,放在第五模块。由于模块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的原因。有部分教师质疑这种编排,认为难度大,无从下手,理由是“不好教”“不好懂”“没意思”或“过时了”。反应比较强烈。一些中青年教师也认为,这篇作品教学难度大,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在课改之始,我们不想为这类争论影响课改进程和新教科书的使用,同时考虑到新教科书已经收入若干篇鲁迅作品,加之必修阶段课时有限,因而做了调整,在修订时将《阿Q正传》从必修模块中移出,而移入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中。这是苏教版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一件憾事。2007年,有报道称所有高中教科书都没收入《阿Q正传》。媒体热衷于炒作关于教科书选文的新闻,但我们没能消解阻力。坚持正确的编写立场,这是值得反思的。
  当今编写语文教科书,编者禁忌比较少,视野较为广阔,同时可以入选教科书的作品也很多。客观地说。教科书编写的政治环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宽松。以几千年文明文化的积淀,精选百余篇作品进入语文教材不是难题。经过多年的波折,编写者和审查者都能更多地从学科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术层面理性地对话沟通。进入新世纪,一批各有特色的语文教科书获得通过,体现了教育思想的解放,这是教育改革的实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阶段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更需要得到客观的认识与应有的重视。
  一篇作品能否进入教材,取决于它的语文学习价值。有人认为,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要学十几篇鲁迅作品,可能是多了;也有人认为,学生在12年的语文学习中,仅仅阅读十多篇鲁迅作品,并不算多。如果中国有一百个鲁迅那样伟大的作家。也许没有必要让学生在每个学年都接触鲁迅的作品,可是中国只有一个鲁迅,他的作品是中国语文的精华,也适合进语文教材,所以多学一些很有必要。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鲁迅的想象力,鲁迅的幽默感,鲁迅的语言艺术,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对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在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适当多收几篇也属正常。至少在现阶段,从课程目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鲁迅作品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何况目前教科书在选文质量上也并非那么理想。
  认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可能有些武断。虽然在应试教育桎梏下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阅读能力有所下降,但学生的阅读热情如同野草一般,只要一触春风就会显出生机。现今的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大多还是来自课堂。因此,评价学生阅读鲁迅的能力,也许还需要一个客观态度。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群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不看到学生在接受能力上所呈现的差异。但是,“打底子”毕竟是一种基本的教育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所呈现的核心精神的认识,不应当形成太大的差异。
  《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长妈妈的描写,特别是最后那句仰天长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能读出这句话的思想情感,也就读懂了鲁迅对人、对人性的认识。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问高中生对《故乡》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学生一般都回答是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读过《阿Q正传》就会发现。阿Q的形象将如影随形地跟着自己一辈子。
  或许有人认为,鲁迅作品的人文性太强。如果没有人文,“语文”又是什么呢?语文教学在人的一生中又能起什么作用?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语文教育没有正确的人文导向。没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基本理念,没有爱国情感的教育,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人道的精神教化,到21世纪下半叶,中国即使物质上变得富裕,精神上仍然站不起来,中国语文仍然只能是与集权文化相适应的“学科”教育。
  无论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鲁迅作品仍然是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学习材料。他的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文明、进步、人权、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想象力、创造力,他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_的经典范本。
  中国的落后,可能并不仅仅是科技的落后。更是人文教育的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作品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学生阅读鲁迅与不读鲁迅,真正的差异将出现在将来。
  
  关键在于教师素养
  
  教师认为鲁迅作品“难懂”,大概是考虑学生阅读接受有困难,这样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也不要高估教师的专业修养。我们应当承认,一部分教师在阅读鲁迅作品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对于接受过语文专业教育的教师而言,读懂鲁迅作品不应当是难事。
  阅读教学要教的是阅读方法,阅读经典作品是“打底子”,这样的阅读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鲁迅的许多作品。常读常新,何必指望学生在短时期全都“读懂”?不妨换个思路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些推动人类进步的经典作品是要用一生去读的,只有在阅读中一点点不断有收获,才能滋养人的一生。阅读经典处于“懂”与“不懂”之间,也许才有学习的空间与动力,在读中一点点地体悟,或是如梦方醒,才是阅读的乐趣。如果十六七岁就把鲁迅作品全读懂了,那岂不是太贬低鲁迅了吗?
  说鲁迅的作品对青少年成长可能会有不利影响,也许是从人的精神成长高度出发,有更深层的考虑。那么,所谓四大古典名著是否就一定全是有利因素呢?论者如果说鲁迅作品过时,那么四大古典名著产生的年代,难道不更久远吗?从鲁迅作品我们毕竟还能看到一个时代的影子,而审视我们曾经的语文教材,那些“假、大、空”的内容甚至连基本的工具价值也没有。
  如果说鲁迅作品“难教难学”,那么教科书是否一定得选“好教好学”的材料?“好教好学”的作品是否一定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一生都使用“好教”的作品。他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高中统编教材选编了《阿Q正传》的“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当时也有人埋怨“难教”。教师的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浅层次地解说“革命”,没有把人的悲剧命运、把落后的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