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释“仅”

作者:金 颖




  某课标教材《唐宋散文选读》收录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文中有句段如下:“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课文注释“仅”为:“多达。唐代口语。”
  笔者以为,此注解存在一些疑点:首先,从文体来看,该文为唐代散文代表作之一,其作者韩愈是古文运动倡导者,我们知道,古文运动倡导者们虽一改六朝重辞藻、讲音韵和对仗的文风。但语言风格仍是文言。因此不应该凭空出现一口语词。
  其次,我们利用《国学宝典》软件检索了唐宋时期的柳宗元、李白、欧阳修、苏轼、苏洵等著名散文家、诗人的作品,几乎未见“仅”表“多达”的例子。我们同时还检索了能代表唐五代时期典型口语、富含大量口语词汇的变文、传奇、笔记、小说等文献,同样也未发现“仅”能表“多达”的例子。大概正因如此,《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大型辞书也未见收录“仅”有“多达”义。
  再次,从词义引申路径来看,早期“仅”一般只用做形容词和副词,分别表示“少”和“才、只”,如:
  (1)序宾以贤。(《诗·大雅·行苇》)毛传:“盖仅有存焉。”
  (2)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能守府。(《国语·周语中》)
  例(1)“仅”表示“少”,例(2)表示“只”。由这种表示量少或者程度低的“仅”引申为完全相反的“多达”义,在整个汉语史中都是罕见的。
  再者,从原文具体语境来看,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士卒万人并不算多。这种“多”的概念实际上是通过后文“巡”能记住所有人的名字来体现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此处的“仅”另有他意。
  我们发现,古籍中“仅”实际上存在两个读音,一个是保留至今的第三声,如例(2),另一个是第四声。表示“几乎、接近”,此义广泛见诸唐宋文人作品,《汉语大词典》也记录此义,如:
  (3)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
  (4)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5)自祖宗以来,所藏祭服,充韧不毁,凡数屋。若以给战士袍袄,仅可足用也。(宋·沈作喆《寓简》卷六)
  表示“几乎、接近”的“仅”既可出现在数量词前表示概数,如例(3)、例(4),也可以出现在非数量词前,表示接近某种状态或情况,如例(5)。
  这种表示“几乎、接近”的“仅”在唐五代笔记、小说等口语文献中也大量存在,如:
  (6)欧阳澥者,四门之孙也,薄有辞赋,出入场中仅二十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
  (7)俊无名,垂泣曰:“苦心笔砚二十余年,偕计而历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复无名,岂不终无成乎?”(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二)
  (8)须臾,骨肉皆碎,仅欲成泥。(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二)
  (9)仅四更,方不闻其声。明旦,果大雨。(唐·郑还古《博异志》)
  例(8)中,“欲成泥”是形容“骨肉皆碎”的状态,“仅”跟数量毫无关系,表示“几乎、近于”的语义很显豁。例(9)中“仅”虽位于数字前,但和后面的“明旦”一样表示一个时间概念,“仅四更”意思是快到四更的时候。
  “士卒仅万人”中的“仅”和“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中的“且”意思相同。均表“近于”,提示后面的数字是概数而非确数。表示概数的“且”也是历来习见,如:
  (10)覆三国之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战国策·齐策三》)
  (11)突厥之平,仆射温彦博请其种落干朔方以实空虚之地,于是入居长安者且万家。(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
  (12)辛巳,江南荒疫,人死且半。(清·黄宗羲《熊公雨殷行状》)
  当“仅”位于数词前,特别是量较大的数词前时,读者就有可能把“仅”理解为“多达”,而忽略了古人常常使用读音的不同来区分词义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