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食补为主,药补为辅

作者:张玉新




  2007年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上海考生的《这道“坎”若有若无》两篇高考作文初评分别得37分(满分60分)、20分(满分70分),终审分别得54分、64分,一时引起舆论关注。这两位考生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伯乐的青睐。据说。终审专家也是反复看了多遍(但普通阅卷者在阅卷过程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终于下定决心给了高分。
  其实,说这两位考生幸运,是因为这样被终审专家发现的机会实在太少。差不多像中彩一样。几十万考生,偏偏你被发现,而且发现你的又是专家。就像那些没中彩的人一样,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就可以明白判一篇作文需要多长时间:每个省的考生数是确定的。阅卷时间是限定的,阅卷人数是固定的(判作文的人数更是固定的)。以某省2007年高考为例,考生约20万人,阅卷时间不足5天,阅卷人数少于200人(其中不足100人判作文,每篇文章由两人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两人给分分差超过8分电脑系统则自动报警,由终审决定得分),每天阅卷按8小时计算,判一篇作文的时间大约为50秒,不足1分钟。加上试批阶段进度较慢,总体上阅一篇作文连50秒也不足。高考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足50秒钟浏览800字是可能的,但评价其优劣不容易。作文阅卷者一般为大学文学院教文学的教师和学文学的研究生。所以考生的得分全靠自己的造化和阅卷者的鉴赏力了!
  于是就有许多“职业”高三把关教师挖空心思研究高分作文,研制眼花缭乱的程序、步骤、套路。搞出很多“科研成果”!
  前几年曾参加一次语文研讨会。一位当地的语文教师上了一堂相当“热闹”的作文课。只见教师振振有词,议论文的论证有几种方法、怎样展开论证、怎样使用论据,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是齐声且高声回答,“整齐划一”得令听课教师和评委目瞪口呆。几位评委都猛烈抨击这堂课,认为不能用这样的套路来束缚学生的思维。但他们自己却认为这样的作文指导是行之有效的,这就足够了,这就是一切。殊不知在他们这种庸俗思维框架中,学生的求异思维被彻底阉割,写文章成了一种没有特点、没有错误的废话游戏。
  我把这样的做法叫“药补”。我本来反对“药补”主张“食补”,但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改变 “提倡食补,反对药补”的主张。妥协为“食补为主。药补为辅”。若把学生的写作水平看做一个人的肌体,那么健康的肌体并不来自各种补药,而来自日常的合理膳食。
  如果人的肌体出现病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只能使头和脚的疼痛得到暂时缓解;尽管头痛、脚痛的根源并不在头脚。而可能在心肺血液神经;尽管病入膏肓者也可靠吗啡类药物暂时止痛。所以不得不把药补也看做一种治疗手段,虽然它只治标不治本,但它是一种无奈的辅助手段。这种情况主要针对平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写作指导与训练的学生而言。不可否认,经过“专家”搞出来的“模式”“套路”能叫你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基本方法。这种东西虽然不能保证得高分。但起码不会得太低的分,于是有人便把它奉为圭臬,于是忘了平时的“食补”,一味追求“药补”的奇效。这恰恰是舍本逐末。
  “食补”的途径即写作水平提高的根本出路。我以为就是两条,套用一句熟语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
  梁衡曾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他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方法,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当之无愧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间接经验的指导下获得独特的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前几年我曾随全国中语会赴贵州义务讲课。我讲《种树郭橐驼传》。课堂上,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很快扫清了文字障碍,然后开始探讨文章的思路、结构。我们共同分析出文章的行文脉络:
  一个相貌丑陋的驼背
  一个有高超种树技术的驼背
  一个深知种树所以然的驼背
  一个不仅深知种树甚至还深知为官之道的驼背
  这就揭示了柳宗元挖掘材料的特点,即平凡卑微的小人物的不平凡之处。同时还弄清了在文势上步步拔高的“上楼梯”的特点。在研读中师生共同“发现”写作特点,然后不知不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便会转化为布局谋篇的能力。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得到启示、有所发现的过程,就是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归纳的过程。也是学生理性成长的重要过程。由于分析、归纳的结论是在反复研读中自然达成的,不是教师从教参上趸来“卖”给学生的,所以是活的、有生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读文本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实践的过程。是获得别人直接经验(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的过程。
  课文的研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引导学生。本着“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的原则,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所读书籍,并且记录自己的读书思考经历。很多优秀文章(包括应试文章)都是在平时读书时受到某种触动而产生的灵感火花。这样的火花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不及时记录下来就很难再现。书读多了,“火花”才能多。将来写文章的时候“精彩增长点”才会多。
  这种做法的挑战在于。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一般是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面对种种压力,教师用讲评试卷来替代指导学生读书。用系统讲解写作知识来替代作文指导。而学校又习惯用“全批全改”来检查教师的工作。
  “行万里路”是说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直接经验。并把“读万卷书”获得的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加以检验,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呢?我想,人类的知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实践出发,都去验证一遍。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发展,形成绵绵不绝的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走前人的老路,走自己的新路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感性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真实地活着、生存着,不管你是诗意地栖息还是无聊地苟活。但是,生存态度是你自己选择的、能够做主的。阴天有阴天的快乐,晴天有晴天的烦恼。全在于你自己的心态。 “行万里路”不一定要走一万里,行路是实在的生存方式。学会走路就是学会生存。行路就是实践,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是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享受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真实地生活。并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用DV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就可能形成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生活练笔”是很多人学会写文章的必要步骤。
  我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1993年至2000年7年间,我从由小学五年级(当时大部分学校都是小学六年制)毕业的学生组成的初中预备班教起。一直教到他们高中毕业。我一开始就要求他们记录生活。有的叫练笔,有的叫日记,从开始的强制每天写100字到后来的500多字,一直坚持到高三。后来,东北师大出版社给7位同学出版了个人作文专集(《寻找自己的坐标》《赶路的孩子》《我的双行车道》《心灵的会晤》《青果的述说》《激情的岁月》《星光下的年华》)。有很多人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他们由当初的生活日记自然而然地发展到读书笔记、文学练笔,都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感性成长与理性成长的轨迹。如今他们已走向社会,并没有谁选择作家之路。但他们愉快地享受了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幸福生活,语文课、写作活动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兴趣。我没有给他们吃“补药”,但很注意平时的合理“膳食”,我曾用教学实践践行了“要食补。不要药补”的观点,他们并没有因为不吃“补药”而得低分。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做法,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个案,就教于同行,即使作为反例,只要能为作文教学提供一点帮助也甘愿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