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同侪语言的生成价值与开发策略

作者:刘晓伟




  课堂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信息、教学资料(课本)的教材语言信息和学生的同侪语言信息。“同侪”,词典义为同辈,这里的“同侪”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即学生群体。他们通过语言进行交往,这种交往性语言即同侪语言,它是最具生成性,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课堂信息。当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日益为人们接受,对话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普遍运用于教学实践时,同侪语言现象所呈现的种种矛盾也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同侪语言的生成价值与开发策略进行探究。
  
  一、同侪语言的特点
  
  同侪语言是对话教学中生生互动的重要载体,是学习主体与文本对话生成的课堂信息。它与教师话语、文本话语等一同构成教学生态,并成为课堂语境中学生文化的生动表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意识,其主要特点有:
  1.交互性
  认知在交往互动中形成。相同体验的交融、不同见解的互补,都能生成新的认知。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中历时的作者与师生当下自我之间的交流、应然的知识体系与或然的个体认知的碰撞,使学习主体在结合自身经验和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建构成一种关系网络。在这一关系网络中,同侪语言既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学习伙伴进行交往的手段,也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学习伙伴互动的产物。在这种互动中,有必要强调的是生生互动的不可或缺性,因为如果没有生生互动,就难以充分生成同侪语言,而只有充分开发同侪信息资源,才能实现充分的教学互动,从而促进生生信息互补,强化合作学习,实现意义共建和分享。因此,缺失同侪语言生成的课堂语境也是缺乏生生互动的课堂语境。
  同侪语言的交互性还表现为信息的可接受性和排他性。一方面,由于学习伙伴的年龄、身份和知识存储相近,地位的非权威性使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交往更容易建立安全的心理环境,相互之间的信息输纳更少障碍,从而容易激活思维,激发讨论兴趣(这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更容易畅所欲言便可看到)。另一方面,对话者权威性的缺失,容易降低信息的可信度,导致对信息相互抵制、排斥。
  在阅读教学中常能看到,对课文相似的理解,教师的话语表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或信服,同伴的话语表述则往往让学生将信将疑或不以为然,特别是在课堂语境中处于弱势的学生,他们的发言更容易被同伴质疑或否定。同侪语言的这种矛盾属性是课堂生态中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学习共同体成员个性特征的多面性和对话流程的复杂性。
  戴维·伯姆有一个关于对话的形象比喻:“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1〕这一表述中包含以下观点:(1)意义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可以不断丰富和创生的;(2)对话不是仅让言说者独占对话权利,而是让对话者共享意义;(3)每个参与者都有为对话贡献自己智慧的责任。
  当我们建立这样一种对话意识时,也是在建立一种真正富有建设性的课堂生态——人人都在为对话奉献自己的见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帮助学习共同体成员消除排他性,努力达成视界融合,一同参与并分享同侪语言的生成过程与意义建构。
  2.生成性
  主体的差异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使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是达成预设目标的过程,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2〕作为生命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同侪语言是学生鲜活生命流动的体现,是其独特个性的彰显。它生成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于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它承载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是教师难以预设和规定的。
  同侪语言的生成属性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独特的课程资源,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广泛联系,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言语材料和对话的衍生物,由此生成的同侪语言在增强教学互动性的同时,也形成了对话教学的衍生结构。这种衍生结构的教学形态更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注重共同体成员在探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注重将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变为创生性的动态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批判、借鉴、吸收教师和同伴的见解中推翻或强化、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
  3.异质性
  个体差异赋予对话以个人属性,也赋予同侪语言异质性的特点。
  同侪语言的异质性是主体生活丰富性在教学语境中的显现,是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反思维品质在互动交流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对教师或群体认同的观点抱持不同乃至相反的见解),同时也是课程内容的个性化呈现。
  同侪语言的异质性强化了教学活动的非预设性,它可以生成对话素材,衍生教学资源,引发思维风暴,因而是教学活动中最富生成性的元素。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满足于让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共识,而忽视对其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的指导,忽视其协作精神和对话能力的养成。
  “‘学习’,只能浸润于‘差异’之中才能成立。在‘差异’之中重新编织营生的意义与关系,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3〕如果以这样的学习观指导阅读教学,就应该尊重个体的认知差异。每个成员都有言说的权利,应该允许他们持有异见,甚至“答非所问”。如果否认对话反馈的多样性,便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学习者,他们的话语对实现意义共建都会有所贡献。正是由于有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参与对话,才促成了对话场的存续和互动关系的推进,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
  
  二、开发同侪语言价值的策略
  
  1.创设民主氛围
  对话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每一个参与对话的人都有获得心理安全的欲求,都享有发言权、评判权、沉默权,享有被关注并得到积极反应的待遇。
  “让学生说话,不是师生对话的全部,但它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的基础,是实现师生沟通的条件。让学生说话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安全。”〔4〕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容态度,应认识到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提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能为“意义溪流”注入一滴水,这滴水可能清澈也可能混浊,但都能使溪流更加丰富。对于那些传递错误信息的同侪语言,我们也应看到,正是这些发言者的在场,才提供了话题材料,拓宽了对话视野,延展了多维思路,从而使对话更具有生成性。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同侪语言建构并分享意义,从而对学习共同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并对自身的思考进行反省性思维,培养元认知监控能力、协作精神和谦虚品质。
  例如,一位教师上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让学生仿写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位学生这样写:“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张人民币,毛泽东在里头,我在外头。”全班哄堂大笑。教师说:“听起来很新颖,请解释一下你表达的意思。”学生解释道:“长大后知道了钱很重要,怀里揣着钱,心里想着家人……”教师抓住对话的联系线索,做了这样的表述:“这位同学想得不简单。同学们一定在报纸上看到,过年了,许多建设城市的农民工带上一年的血汗钱踏上回乡的路,想着去报答年老的父母,去抚养年幼的孩子,去会一会久别的乡亲,这是多么浓厚的乡情啊!这一头,是不眠的夜;那一头,是不熄的灯。这一头,是厚重的汇单;那一头,是甜蜜的笑容。人民币,在与城乡巨变密切相关的乡愁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确太重要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站在农民工的角度,为他们写一首感怀乡愁的诗歌呢?”〔5〕学生们受到感染,认识到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乡愁,乡愁与人们的身份地位和生活处境有着密切联系,于是跃跃欲试,写出了不少真挚新颖的诗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