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意大利的母语教育

作者:张永奋




  中小学阶段是母语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小学教育,意大利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发展学生个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学会最基本的逻辑及最基本的评论方法;能运用语言工具,包括学习除意大利语以外的另一种欧共体语言:在认识自然世界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看待自然现象和了解自然规律;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并对学生进行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的教育。”由此可见,意大利语言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学校的任务是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和环境,学会交流。
  意大利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六至十五岁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面向全体公民,学费全免,但学生需要自费购买教师指定的教材。一般来说,意大利儿童六岁时必须入学。小学一共五年,设有意大利语、英语、数学、美术、音乐、体操、电脑、社会以及宗教(选修)等课,一般由两个教师综合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工作,不细分课程。有些课程由外请的合同教师承担。一般这两个教师会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小学毕业。8:30或9:00开始上课,直至16:00或16:30。以下是意大利伦巴第大区Monza一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每周课时和课程的安排情况(由Valeria Miazzo女士提供):
  
  从课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大利语课几乎占到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可见学校对意大利语的重视程度。笔者通过与一些意大利中小学教师交谈,了解到母语教师对意大利语教学的一些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意大利语的语法很复杂,词形变化多样,使得意大利语教学不得不在语法规则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并不因此降低教学要求,他们认为意大利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法结构知识,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际功能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评判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学者一直坚持意大利语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英语影响人们语言生活的今天。他们呼吁。意大利语是意大利人的文化身份特征,是历史的记录,是意大利人对现实生活知识的诠释……
  笔者查阅了部分小学意大利语课本。从内容上看,它们主要以短小精悍、富有意趣的精美之作为主,绝大多数是名家名作,低年级的课本里还收集了一些明快而富有韵律的诗歌;从形式上看,由于意大利语是一种单词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九大词类中有五类有形态变化,在句子中,人称、性、数、时态都必须一致,因此,语法教学成了小学阶段意大利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一二年级的母语学习以语法为重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语法练习。教师用讲练、游戏、默写、小测验等方式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和技能。到三四年级,教师会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学生如何抽取原文的某些部分而舍弃不重要的内容进行复述。到四年级,写作也成了教学的一大内容。教师从基础的描写、叙述练习开始,通过讲解名家范文,让学生欣赏模仿,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Valeria Miazzo女士有时会自己买糖果奖励读书多的学生。米兰一位小学意大利语教师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语言教育的开放性,像做面包或者蛋糕似的,可以在面粉中,加入核桃、花生、水果、鸡蛋、糖等各种有营养又能增强口味的东西。这样的面包或蛋糕,孩子们都爱吃,吃了也很有营养。语言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初中三年课程大大增加,除了意大利语、英语和数学以外,还设有设计画图、科学(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几门课程)、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学上课的时间一般在8:00到13:00,下午学生回家完成作业或开展其他活动。
  像小学一样,初中教师也通常负责若干门课的教学工作,罗马一位资深中学教师Diana Ruta女士介绍,她担任了意大利语、历史和地理课的教学。数学课老师同时也负责了科学课的教学,英语、音乐、技术、美术、体育等课的老师则各负其责。
  根据Diana Ruta 女士的介绍,她们学校每周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从安排中可以看出,意大利语课在初中仍然是重头课。
  意大利的高中长达五年,分文科高中和理科高中,另外还有技术中学(相当于我们的中专)。文科高中学生还要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开设拉丁语是因为意大利语的源头是拉丁语,开设希腊语是因为意大利语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深受希腊的影响。
  意大利中小学教材的选用很特别,具体做法是:由教育部制定全国统一教学大纲,各出版社根据大纲出版有关图书,在某一特定时期(常常是每年的5月左右),各出版社发给各个学校教材样书和定单,各门课的教师根据具体需要来决定选用哪个出版社的教材。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年级有八个班,那么常常是三个班用一种教材,另三个班用另外一种教材,还有另外两个班可能会选用其他不同的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上有绝对的发言权。实际上,按照Diana Ruta女士的说法,教材是由教师的“口味”决定的。因而,除了教学大纲统一以外,各地、各个学校甚至各个班级的教材几乎没有相同的。另外,Diana Ruta女士还强调,在教材选定之后,也不会从头到尾全上完,而是会根据需要选用某些部分。
  Diana Ruta女士认为,教师自主选择教材非常重要,因为对师生来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工具,而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之一。除了书面教材以外,他们还大量采用课外阅读、教学录像、教学电影、课外活动等教学手段和方式。
  的确,意大利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母语教育都非常重视联系实践活动,这是意大利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特色之一。每年,教师都会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小学生走得近一些,去农场体验生活,初中、高中有时会跨出国门,用三四天或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旅行考察。对教师和学生来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博物馆、图书馆、历史古迹、电影、报纸、网络等都可以当做意大利语教学的宝贵资源。Diana Ruta老师每学期都会请一个意大利演员走进课堂,学生可以自由向演员提各种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则会引导大家讨论。教师们认为,这种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深入地感受生活。
  意大利的考试制度与中国很不相同。根据ValeriaMiazzo女士的介绍,四年前意大利通过了Moratti(当时的意大利教育部长,现为米兰市市长)的教育改革主张,取消了小学考试,所以小学生基本上不再有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中学则有会考制度,学生在十三岁左右学完初中,在升高中之前要参加意大利语、数学和外语的笔试。然后,每门课的老师(通常有八门课,所以有八个老师)会合在一起,逐一给学生口试。口试是意大利中学和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考试方式,这也使得大多数意大利人从小就培养了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考试常常先让学生从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比如自我介绍,或时事介绍及分析,或谈谈学习经历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跨学科的题目,比如分别从历史、地理、文学等角度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或者谈谈美国的历史以及英语和美国的关系,等等。因此,意大利初中会考的口试实际上是一种测试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