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教育批评的元基础与语文建设

作者:冉正宝




  编者按:语文教育批评能够为语文学科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地推动学科建设向大众化、公开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不恰当的语文教育批评却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期我们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是对语文教育的无效批评和语文教育批评的基础进行探讨,另一篇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进行再反思。目的是为语文教育及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一、无效的语文教育批评
  
  语文教育批评是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异议和建议,是语文建设的推手。滥用这一推手不仅不会从根本上改良语文教育的现状,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20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之所以存在诸多的无效批评,主要源于三种不良倾向。第一是全社会都来参与批评,无论是与语文教育有直接关系还是根本没有’关系的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接受语文教育多年的长者还是刚入学的孩子,似乎都能够对语文教育说上几句。第二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往往是一些专家学者,真正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话语不多,对批评的反响平淡。使这场讨论显得圈外热闹圈内冷淡。第三是见诸报刊以及网络的批评文章难以计数,批评的内容包罗万象。矛头指向比较分散,只要与语文沾边的问题基本都成了批评的靶子。从这三秤倾向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大讨论没有出现比较明确的批评主体和受体?为什么大讨论不能触动语文教育者的神经?为什么大讨论没有形成比较集中的批评方向和结论?
  导致无效批评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育批评自建国以来就没有形成稳定而有效的批评基础,正如抢险队员要从坍塌的楼体中解救一名伤员,为了不造成二次伤害。抢险队员一定会选择一个稳固而又恰切的落脚点,然后再借助工具施救一样,语文教育批评要想把语文教育从各种弊端的阴霾下解放出来,也需要一个这样的落脚点。
  
  二、语文教育批评的元基础
  
  语文教育批评的落脚点由基础和元基础两部分构成。所谓基础既包括语文学科内部所建立的元素,也包括语文学科外部所注入的因素,如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者、语文学习、语文评价以及大语义教育等。脱离这些要素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不稳定的。但这个基础却是零散的、分化的、具体的和实践性的,只能为批评提供某种框架,不能使批评生长出灵魂。依从于基础,语文教育批评就很容易悬空或者泛滥,走进谁都可以说几句、谁都可以找出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怪圈。所谓元基础就是基础的基础,是对批评基础本身进行的策略性的监控和调节。它是整体的、集中的、认知的和理论性的,能够使批评在有效的框架下平稳运行。语文教育批评的两个落脚点是使批评稳定和有效的最终保障,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批评只是紧紧围绕基础,并没有接受元基础的有效监控和调节。
  元基础是由学科的具体属性决定的。学科是科学知识内部的一个组织范畴,拥有自己相对静态的“边界”,以保证学科的独立性。学科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在出生、确立、定型、进化、衰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建构”,以保证学科的完整性。学科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既要融合于社会,又要超前于社会。与社会始终处于“冲突”的状态,以保证学科的自主性。语文教育批评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保证了语文学秘的独立性、完整性和自主性。
  1 元思维基础与独立性
  语文学科的“边界”是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标志。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科划定的“边界”是“语文是成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划定有其历史意义,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倪文锦教授在《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一文中指出,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不能解释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中的许多现象,“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
  语文首先是语言。寻找语文学科的“边界”不能脱离语言。工具性是对语言天然的交际特征做出的现象性描述,缺乏本质性的揭示。语言其实还是思维工具。一方面,在掌握了语言以后人们能够学习和理解一些表象无法表征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思维内容通过语言得以整理和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接受了思维培育学的一些理论。比如发展语言就要发展思维、学科特点决定思维特点、教育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等,并二十余次提及了“思维”一词,说明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关注语言与思维的特殊关系了。从思维工具这个角度去认识语言和语文,才能从本质上划定语文学科的“边界”。
  我们使用的语言是汉语,“各种语言在语词、语义和句法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因此形成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有其自身的构造和表现特点,往往能够折射出我们的思维特点,比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重视体验的综合性思维以及以形象喻理的思维方法等。语文教育就是让我们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形成具有模糊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语文思维。因此,语文不仅仅是母语的语文,还是“语文思维”的语文,即语文除了完成母语教学任务外,还要建立和延续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这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胜任的。语文思维为语文学科划定的“边界”是语文教育批评应当立足的第一个元基础——元思维基础。用元思维基础来监控和调节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批评。才能解开思想性、工具性、语言性、文学性、基础性、交际性、人文性等观点的纠缠,同时还可以让语文教育批评回归到“中国语文教育”的范畴中来。保证语文学科“边界”的独立性。
  2,元生态基础与完整性
  语文学科的“建构”是指语文学科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断重组或演化。语文学科的要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教师、学生、教学、学习、教材、资源、评价等要素都能够保持原有的基本属性,比如教师这个要素,无论是孔子时代还是2l世纪,都具有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属性功能。但是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却是不稳定的,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教学与资源之间、学习与评价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生成之中。正如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一样,语文学科各个要素之间也是一种生态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地形成一种更趋合理、高效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生态“建构”。语文教育批评要关注这种动态的元生态基础,用普遍联系的策略去监控和调节语文教育批评的行为,以保证语文学科“建构”的完整性。
  语文学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由课程目标决定的。课程目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做出适应性或超前性的调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设计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改变了教学大纲“知识和能力”的单一设计维度,增加了“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