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爱莲说》中的“独”辨析

作者:李小军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两个“独”字:“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人教版和语文版课标教材都选了《爱莲说》,它们对“独”的解释是“仅,只”。根据这一解释,“晋陶渊明独爱菊”就是“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我仅仅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一解释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看一看陶渊明是不是只喜爱菊花。陶渊明厌恶官场纷争,隐居在偏远的山村,亲自从事农耕,在他的山水诗、农耕诗中经常可以触摸到他对山水和花草树木的喜爱、亲近。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又如“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问来使》),再如“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饮酒》第十七),这些诗句表明陶渊明对桃花、李花、兰花等也是很喜爱的。
  既然陶渊明并不是只喜欢菊花,那么课文中周敦颐说“晋陶渊明独爱菊”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独”并不是“仅,只”的意思,而是“特别”的意思。“晋陶渊明独爱菊”就是“晋朝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我特别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样一解释,两句话的意思就通了。
  那么“独”怎么会有“特别”的意思,语文课本怎么又会解释为“仅,只”呢?这就要回顾一下“独”词义引申的过程了。
  “独”起初是“单独”的意思,如:
  (1)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诗经·邶风·击鼓》)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因为“单独”往往意味着“独一无二”,因而就引申出“特别,独特”的意思来。如:
  (3)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庄子·德充符》)
  “单独”同时又意味着“只有这一个”,因而“独”又引申出“仅,只”的意思。如:
  (4)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也就是说“单独”义是“独”的本义,而“特别,独特”义和“仅,只”义是“独”的引申义。这三个义项从古至今都在使用,因而判断一个句子中的“独”是什么意思,往往要根据上下文和一定的语境。以记录宋代朱熹等教育学生的《朱子语类》为例:
  (5)盖此星独居天轴,四面如轮盘。(《朱子语类·理气》,独:单独。)
  (6)看来非独是这几项如此,凡是先安排要恁地,便不得。(《朱子语类·大学》,独:仅,只。)
  (7)圣人有此理,天亦有此理,故其妙处独与之契合。(《朱子语类·论语》,独:特别。)
  《朱子语类》和《爱莲说》时代相近,上面的三个例句表明在宋代,“独”的三个义项都在使用。
  现在再回到课文。陶渊明喜爱的是农耕隐居生活,山村的花草树木都让陶渊明感到喜悦,而在这些花草树木中,陶渊明特别喜爱的就是菊花,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之所以喜爱莲花,也是因为特别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性格,他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说,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周敦颐特别喜爱莲花的原因,主要是菊花和莲花分别象征了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课文将“独”解释为“仅,只”,结果就成了陶渊明只爱菊花、周敦颐只爱莲花,这就曲解了周敦颐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