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一行(hánɡ)人”的认知影响与语境规约

作者:张邱林




  人教社2004年6月第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有《搭石》一文,课文中有下面两段文字: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第103页)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第104页)
  其中“一行人”中的“行”读“xínɡ”还是“hánɡ”是很多老师争论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不仅具有语文教学的应用价值,而且包含着语言使用中的认知影响和语境规约的理论问题。
  孤立地看,“一行(xínɡ)人”很自然,“一行(hánɡ)人”说起来有些拗口。检索2004年的《人民日报》,“一行(xínɡ)人”常用,“一行(hánɡ)人”罕见。
  “一行(xín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群(指同行的人)”,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同行的人。注意:‘某某一行’是指某某及同行的人。”“一行(xínɡ)”的造句格式有以下几种(文中所举例句都出自2004年的《人民日报》):
  1.一行+人
  (1)就在群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时,一行人悄然离场,来到镇里为受灾群众正赶建的住房工地。
  (2)在“突突”的马达声中,观鸟的一行人向湖中心出发了。
  2.一行+数词+人
  (3)下午一行5人回三亚赶飞机,伊兰特的动力终于有了发挥余地。
  3.X+一行
  (4)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一行冒着细雨,千里迢迢地给贵州省龙里县群众送来了新年第一份礼物——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
  (5)这位发言人还说,美国代表团一行访朝期间同朝鲜有关官员就核问题等交换了意见,代表团还破例参观了宁边核设施。
  4.我们+一行+表人名词
  (6)一位看守油站的姑娘,身着显眼的桔红色工装和安全帽,走到院子门口,站在那里,专注地望着我们一行陌生人
  (7)那是1999年秋天,我们一行记者正沿着宜川县境内干涸的河谷,驱车而行。
  5.X+一行+数词+人
  (8)去年12月中下旬,《人民日报》记者组一行3人访问了苏丹。
  (9)1月2日,海南省及海口市领导一行30余人,特地来到这里把新房钥匙送给了100个特困户居民,并给特困居民送温暖、贺新年。
  6.X+及其+一行
  (10)晚上,吴仪及其一行出席了茹科夫举行的欢迎宴会。
  “一行(xínɡ)”这个说法带有书面色彩。下面两例都是典型的书面语境:
  (11)本报武汉1月4日电记者龚达发、张志峰报道: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国家联合检查组一行8人,今天抵达湖北武汉,开始对湖北省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进行督办。
  (12)日本政府派往伊拉克的陆上自卫队先遣队一行30人已于16日晚启程赴伊。
  例(11)中的“抵达”,例(12)中的“已于16日晚启程赴伊”,都是典型的书面语说法。
  语言使用受认知影响。“一行(hánɡ)人”的拗口,是认知因素造成的。比较下面两栏说法:
    A      B
  一行燕子  一行兔子(?)
  一行桐树  一行鸡蛋(?)
  一行脚印  一行眼镜(?)
  一行字   一行笔(?)
  一行战士  一行农民(?)
  A栏说法我们感觉很自然,B栏说法则有些拗口。造成A栏自然、B栏拗口的原因是人们认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燕子常常是排成行的,说到燕子人们容易联想到成行,因而“一行燕子”听起来就很自然;而兔子则很少排成行,说到兔子就不会联想到成行,因而“一行兔子”听起来就有些别扭。字也常常是成行出现的,说到字就自然联想到成行,因而“一行字”听起来就很自然;而笔则很少排成行,说到笔就不会联想到成行,因而“一行笔”听起来有些别扭。同样道理,“一行桐树”“一行脚印”“一行战士”听起来很自然,而“一行鸡蛋”“一行眼镜”“一行农民”听起来则有些别扭。词语的这种联想功能在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组合中起到了潜意识的固化作用。
  语言使用更受语境规约。上面谈到的“兔子”“鸡蛋”“眼镜”“笔”“农民”也不是不能排成行,不能排除也有排成行的时候。因此,“一行兔子”“一行鸡蛋”“一行眼镜”“一行笔”“一行农民”在特定的语境里可以成立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这是语境规约的结果。
  就课文里的“一行人”来说,读“一行(hánɡ)人”正是语境规约的结果。“一行人”在这段话里处的语境是: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前面的人……,后边的人……。……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前面的……,后面的……,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可见,人们走搭石的时候是排成行的。
  应该指出的是,读“一行(xínɡ)人”在这里也通顺,表意也清楚完整。不过,读“一行(hánɡ)人”更切合语境,表达更具体。
  语言运用的事实表明,在认知影响与语境规约发生矛盾的时候,语境规约起决定性作用。例子随处可见,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的“吃山”“吃水”就是这样。其实,不仅是认知因素,语法因素、语义因素与语境规约发生矛盾的时候,语境规约同样都是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