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说“长棋”

作者:李小军




  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中韩新人王分出高下,李世石向彭荃透露韩国长棋秘方(新浪网·棋牌2002年7月5日)
  (2)成功击败依田夺得本因坊张栩坦言已长棋(《体坛周报》2004年11月8日)
  (3)结婚之后确实长棋了。技术的进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方面的提高,比如对围棋比以前更加专注了。(《罗洗河——结婚后长棋了》,《中国体育报》2006年2月28日)
  下棋的水平提高了,或者对棋有了新的理解,不说棋艺提高,却说“长棋”了。与这类似的是“长球”,也看几个例子:
  (4)来自苏州的唐正东是今天江苏队获胜的大功臣……比赛一结束,其他队员都庆祝开了,而他则累得坐在凳子上不想起来,一心想长球的他利用这个时间认真看起技术统计表来。(《唐正东一心想长球》,《江南时报》2001年11月13日)
  (5)偷学欧洲杯中甲长球了(《球报》2004年6月21日)
  (6)刘国梁:“……其实他们三个都打得不错,可是波尔是真的长球、长经验、长心理,确实是连克三个。”(《足球·劲体育》2005年12月12日)
  “长棋”和“长球”是一种新兴的短语。汉语中“长(zhǎng)”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指动植物等的生长,后面一般接“高”“大”“胖”等形容词;二是指能力、技艺等的增长,后面一般接“水平”“见识”等比较抽象的名词。如《现代汉语词典》“长”的义项③:“增进;增加:~见识∣~力气∣吃一堑,~一智。”再如孟琮等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长”字条列了“~见识∣~知识∣~力气∣~才干∣~能耐∣~阅历”。而“长棋”和“长球”是“长+实体名词”的组合,表示的却是棋艺、球技等的提高。这种用法大致最近十年才流行开,反映了“长”语法功能的扩大。
  那么“长棋”“长球”是怎么使用开来的呢?我们知道,汉语中常用的一些四字格短语(如动词+名词),人们在使用中,总喜欢采用简缩式,如“整顿作风”说成“整风”、“扫除文盲”说成“扫盲”、“提高速度”说成“提速”,把“增长棋艺”“增长球技”说成“长棋”“长球”,正是相同的机制在起作用。
  笔者是围棋、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的爱好者,经常下棋打球,和棋友、球友交流,发现“长棋”在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出现,如阿城的《棋王》、陈祖德的《超越自我》、聂卫平的《我的围棋之路》等都是说“增长棋力”或“增长棋艺”。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口语中出现了“长棋”一说,而后逐渐形于文字。以下是“长棋”较早的书面用例:
  (7)曾有些女棋手为了长棋,加入男子业余大赛中锻炼……(《棋艺》1998年第1期)
  (8)迈克·雷蒙……尤其是在王座战中力克日本围棋界的魁首赵治勋,使人们认识到这个美国人长棋了。(《棋艺》1998年第6期)
  至于“长球”一说似乎要晚于“长棋”,例(4)算较早的了。
  “长棋”和“长球”这两个组合现在已经流行开,报刊上常能看到,网上论坛、博客上更是屡见不鲜。不过“长”的这种用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不下棋打球的人较少说,二是现在还主要限于“长棋”和“长球”,舞技、牌技、画技等的提高,不说成“长舞”“长牌”“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