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发现与质疑 批判与创新

作者:潘新和




  《语文建设》2006年第12期发表了陈成龙老师《让探究性学习与初中生相伴而行》一文,讲述了他执教《最后一课》的情形,我曾观摩这节课,并做评点。《语文建设》结合该文发起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讨论,核心的问题是“学生按照老师预设的问题学习是否属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我觉得这一讨论十分必要,想就此谈一些看法,就教于同仁。
  陈成龙老师的课总体上是很成功的。他不是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将课文过一遍,而是直截了当地设置了三个问题和一个练习,环环相扣地展开教学。问题是:人教版与苏教版为《最后一课》配置的插图是否忠实于原文?哪一幅更忠实于原文?如果要在插图中补充一些内容的话,应该补充什么内容?练习是: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来设计课文插图。——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消化课文,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构想。我钦佩陈老师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他把一般人不注意的插图作为组织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带领学生由表及里地进入到对课文的多元解读,学生要阐明看法、说明理由、辨明是非,就不得不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教师进而因势利导,由阅读转向了言语表现,使学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进入了想象空间,用语言描摹插图的构图。这堂课,学生表现出了探究和表达的兴趣与热情,内容充实、紧凑高效,展示了一个质疑、释疑、创新的完整过程。
  显然,这是一节“学生按照老师预设的问题学习”的课,我以为这也仍然是“探究性学习”。探究,体现的是积极、主动、深入认知的学习思维品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上述学习思维品质,自然就是探究性学习活动。反之,就不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教师引领的,教师预设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初始阶段,当学生还不能独立提出问题时,教师为学生预设了问题,而该问题符合他们的期待,能引发探究的兴趣,这是可取的。陈老师的问题提得很巧妙,是学生提不出来的,且能作为教学的一个着力点、突破口,为学生有效地思考提供了路径,也为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供了示范,这就是“授之以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使学生今后也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
  一是由于不同的课文,提出问题的难度也不同,当学生难以提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完全失去方向,陷入思维窘境时,教师偶尔启发一下,提出问题,这也是必要的。否则,教学就陷于瘫痪。教师负有引领学生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与进行深入探究的责任。提倡“学生课堂”是对的,但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很难说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应当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就是在高中,有时也需要教师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自然,高中生的探究性学习,较之初中生,教师的作用应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如果所有的课堂教学,发现、提出问题和整个的探究过程,始终都是由教师安排、包办,那自然是不可取的。探究的主体应是学生,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人。一般来说,当学生初步具备了发现有效问题的能力之后,教师不宜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只作为一个旁观者,适时地提一些意见,或与学生平等参与就够了。有时,甚至可以完全“退隐”,让位于学生的自行探究。哪怕学生的探究还不到位,也应该适度地放手,让他们“在游泳中学游泳”,就是呛几口水也是必要的代价。即所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也”,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始终由教师把持着课堂的主动权,必然是失败的教学。学生自主探究的多少,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说自主、合作主要体现为主体精神和社会交往意识,那么,探究则主要体现的是人的学习思维品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下的积极的认知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找出答案。例如,学生提出‘为什么狗追猫’的问题后,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如狗追猫是由于本能还是学习?‘本能’与‘学习’是什么意思?等等。以语言交流为主。学生必须具有足以进行提问与讨论的言语技能。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易又不能太难,且必须在适当时刻,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提出启发性问题。其实质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1〕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是围绕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研讨、解决问题和表达见解的能力所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
  探究性学习包含了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发现与质疑,批判与创新,最终应体现为探究成果的言语表达。其中最重要的品质是“质疑”和“批判”。
  (一)质疑,是发现、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意味着思维活跃、思想敏锐。
  探究性阅读,首先要有发现、有疑问,才能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不满足于理解,不忙着“吸收”,先要学会审视和验证。探究性学习要培养的是言语生命的奋发和进击精神,要磨炼的是对言语现象的辨析力和洞察力。阅读教学,理解文本是需要的,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方面。应将学生导向发现和“求异”,发现文本的优点和缺点,作者的个性和写作的特点,求得和作者、文本、教师的“异”。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和怀疑的方法。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发现与怀疑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而不是去维护陈见,为作者、文本文过饰非,扑灭学生对作者、文本和主流观点的疑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怎么读”一直是让教师感到苦恼的一件事。探究性阅读:挑文章的毛病——从语言到内容的一切的毛病,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读法。挑毛病的过程,既是与作者平等对话的过程,也是自省和自悟的过程,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自信。这种读法,不论是对于语感的培养,还是对于言语意识的养成,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切的阅读材料,不论是名家名篇,还是凡人小作,都要平等地审视。不但要正着读、顺着读,还要反着读、逆着读,要咬文嚼字,一丝不苟。
  (二)批判,是深度的质疑,是怀疑与释疑、否定与创新的结合,是有思想的表征。
  与质疑相联系的是批判。能从文章中发现缺点或不足,可称为“审视者”;如果还能对作品的缺点作深入的思考,进行挑剔和批评,尤其是能对名家名作进行证伪或反驳,否定或批判,就从普通的“审视者”前进了一步,成为一个“批判者”。
  对于任何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证伪和批判都是一种最重要的认知意识和人格意识。学习,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还应是思维、人格的建构。这意味着人的自由意识的觉醒。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学术史、科学史,就是一部批判史、证伪史和解构史。历史上多数重要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是靠批判起家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建设;没有证伪,就没有证明;没有解构,就没有建构。从荀子、墨子到王充、李贽,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康德、尼采,从哥白尼、达尔文到爱因斯坦、霍金,概莫能外。猜想与反驳,批判与证伪,解构与颠覆,较之于证明主义、归纳主义和经验主义,对科学进步与学术繁荣更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权威膜拜和思想缺席,言语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迷失,是语文学习的死敌。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优秀作品,相对而言缺点总是比较少的,加之读者对著名的作者往往心怀敬畏,对批评他们的作品存在心理障碍。因此,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发现缺点并加以批评,并不容易,——但却很重要。只有“批判”,才能推动认知的发展,才能彰显出学习主体的价值。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作为一个审视者和批判者,那么,他的学生就一定不但有一双慧眼,而且拥有强盛的言语生命力。如果学生能成为一个审视者、批判者,那么,这样的教学便是真正成功的,有价值的。审视者和批判者,也就是创造者。
  有了学习中的质疑和批判,将其表达出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就是探究性写作了。将质疑的问题有条理地阐明,将所疑说清楚,就是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善于品评和批判,自然就会进入创造性的表现过程。对所读过的每一篇作品都认真思考过,品评、批判过,积累日多,发表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求便不可遏制,创造性的言说和写作就自然地发生了。把探究成果语词化,言说或写作,意味着一次探究性学习的完成。这一点,陈老师让学生设计自认为最好的插图,并用言语表达出来,是做得很好的。
  对能读出问题、敢于批判、乐于表达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深浅对错,思考与批判成熟与否,都是通往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