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也说“大美为美”

作者:刘占泉




  近日从“写吧”教学网站上读到了重庆市王君老师的教学案例,题目是“大美为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她用“大美为美”这种审美概念牵引初一新生试着涉足古典诗词的博大境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层次。她对学生说:“只有体悟了‘大美’,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中华文学的灵魂深处。”今天读到沈阳市第一中学包涛老师的《语词丛林中的探险者》和教学实录,感到他们在从各自的角度冲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片高地——追求“大美”的崇高境界。
  请看包涛老师提出的“语词丛林探险说”。他认为,“语文的世界是语词丛林的世界,我们则是丛林中的探险者”,——从课本上“寻找到一条条线索,这些线索引领我们进入浅滩急流、高山大川”,行进在那些最伟大心灵的旅途上。“有了这样的经历,同学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澄澈,目光变得更加遥远”。他提出要让学生“看到,听到,体验到”,在穿越语词丛林之后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对每一课背后都有的强烈的现实暗示,决不能视而不见。也就是说,穿越语词丛林的最终目的乃是促进人的精神成长。
  包涛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杜甫诗四首〉教学实录》,描述了他带领高一学生学习《旅夜书怀》《登高》和《登岳阳楼》的过程。这是一次在“语词丛林”中走进杜甫心灵的探险,洋溢着“大美”的烂漫风采。
  他首先引导学生占据审美与鉴赏的立足点:杜甫是“以壮阔之景写哀痛之情”的圣手,漂泊一生,暮年心情最为惨痛,然而诗人眼中却有雄浑壮阔的图景。然后请学生把这三首杜诗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编排,即:765年写《旅夜书怀》,在渝州;767年写《登高》,在夔州;768年写《登岳阳楼》,在岳州。并强调其“大美”的特色:“在诗人的心中,永远是雄浑壮阔的大自然,这种雄浑壮阔的背景把渺小的人衬托得很伟大。”这就再度凸显了这堂杜诗鉴赏课的大方向,使这次“丛林探险”不至陷入迷途。
  接下来进入《旅夜书怀》。这里有个教学细节,显示了让学生“看到,听到,体验到”的具体路径。包涛老师问道:“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对夜空的感受?”启发他们一步步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境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杜甫,一个有着美好壮阔的心灵世界的人”。其后对“沙鸥”的品味也很见意趣,通过比较,体悟出这只漂泊流浪的鸟儿“在向天发出追问,追问自己的命运”,表达了杜甫的开阔胸襟,呈现给人们灿烂的星空和奔流的江水。
  鉴赏过《旅夜书怀》,包涛老师启发学生归纳出一种鉴赏杜诗的“思路”,即“旅途—写作—风景(形象)—心境”,告诉他们沿着这个路径,就可以走进杜甫的旅程,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并请同学用这一思路来鉴赏《登高》和《登岳阳楼》。我非常欣赏这种因势利导、指点路径的做法。根据“学情”变化而恰当地即时“生成”,这无疑是值得探究的教学实验项目。但还应该看到,学生乃是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阅读者和学习者,而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还应该是相对成熟的阅读者、专业经验的传授者和专门技能的示范者,必要时在迷乱的“语词丛林”中应指示正确方向,指点可行的路径,这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具有本质区别。在处理所谓“预设”与“生成”这组矛盾方面,路不止一条,任何简单化的做法都要不得。
  循着上述“思路”,师生们对《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鉴赏也是有个性的,比较成功。
  教师最后的归结之语很有感召力,富有启发性:“我觉得你们已经走进了杜甫的世界,你们,还有我,与杜甫一起陷入了思考、陷入了疑问、陷入了痛苦、陷入了挣扎。天问—彷徨—告别,这三种心境的发展正是杜甫暮年的心路历程。老人将近人生终点,对此他似乎心有所感。在这三首诗中,诗人回顾了自己漫游求索的一生。他寻找了一辈子,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理想寄托。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杜甫的一生是漫游的一生,并且漫游也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也是唐朝很多诗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使我想到,语文教师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的,讲自己在“语词丛林”中探险的真切体会,讲“大美”给予读者的心灵震撼和洗礼,讲文学鉴赏所应占据的审美高度,让教学境界的光辉照耀着学语文与学做人的漫漫求索之路。
  关于“大美为美”这个命题,王君老师在她那堂《诗词五首》“整合教学”的归结之语中,说了两段话,仅录其一:“学诗的角度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这个角度比较新奇一些。文学之美是丰富多彩的,‘小美’与‘大美’仅仅是其中一种比较形象的划分而已。小有小的精巧细腻迷人,大有大的磅礴壮阔动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而又激情洋溢的民族,‘小美’与‘大美’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著名的篇章。你们是朝气蓬勃的新一代,老师更希望你们能读出大胸怀,大气魄,大追求,所以才非常急切地想让你们意识到‘大美’之美。”的确,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细心考辨。就“语词丛林中的探险”而言,在丛林的宏观范围里定位一棵树,一丛花,乃至一株小草,进而仔细审视和化验,还是需要的。微观的活动也不能缺少吧,关键是要从大处着眼,在丛林的宏大中辨认细节的深邃幽微,而不是放弃对“丛林”的整体观照和探索,陷入琐碎庸俗无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