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例

作者:包 涛




  个人简介
  
  包涛,男,36岁。现任教于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也多次受到同仁、专家的好评。2001年被评为沈阳市十佳“我眼中的好老师”;2002年获沈阳市高中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大东区首届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先后获沈阳市、辽宁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沈阳市大东区劳动模范。
  
  教育观点
  
  语词丛林中的探险者
  曾读到文学大师巴金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想,教语文的目的也是要让同学们变得更加美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语文的世界是语词丛林的世界,我们则是丛林中的探险者。
  一、课文是线索,课堂是旅程,学习是历险
  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同伴、队友,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讲真话。和同学们讨论,一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目的:求真知,求真理。我们从课本上、从讨论的话题当中,寻找到一条条线索,这些线索引领我们进入浅滩急流、高山大川。一路上,我们欣赏风景,也经历磨难。事实上,高中三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旅行呢?古人有卧游之说,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山水之美。课堂成了我们眼睛旅行、心灵散步的地方,我们不仅在古今中外的山水中流连忘返,也在那些属于最伟大的心灵的旅途上行进。有了这样的经历,同学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澄澈,目光变得更加遥远。
  在学习《陈情表》的课上,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学们从李密身上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悲剧命运。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我引领同学们瞻仰司马迁不肯屈服的心灵:哪怕受到再大的侮辱,也要坚持完成自己的事业,是以就酷刑而无惧色。同学们从中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为了实现理想,有时选择屈辱的“生”比选择壮烈的“死”更加艰难,也更为英勇。因此屈原是伟大的,司马迁则更加伟大。
  在李白、白居易的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诗人杰出的一面,还能发现他们并不伟大的另一面。课堂上,我尝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一种目光,这目光能从不同的角度,照向我们研究的对象,让我们尽可能去触摸历史的真相,感悟生命的崇高与卑微。我告诉同学们,世界和人生是存在两种版本的——崇高版与卑微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真正成熟的审美观是知道它的丑陋而能看到它的美,并依然挚爱着它。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认识这个世界,而后爱她”。龙应台说的“我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我深恶痛绝的土地”,其实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爱而知其丑”,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二、看到,听到,体验到
  高中生有思想,有见识。在作文中,同学们写到:“没有了规范与禁忌,你离邪恶有多远”;“照镜子,这一普通的日常动作却是深有内涵的,人不仅可以从中照见自己,也可以照见心灵,照见他人”;“人性不会在失落中崩溃,也不会在绝望中风干,它就躲藏在星星之火中,闪现它耀眼的光明”;“我宁愿被永世流放到这远离尘嚣的乡村,这里有无边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和冬日里望不到边际的雪原。我喜欢雪原,因为只有你,可以封冻我无穷无尽的哀伤”。从他们一篇篇的文章中你会发现语词背后的又一个世界:这里有泪流满面的笑容,有痛苦而凝重的思考,有洞察人生真相的智慧。对我来说,同学们写作的声音有时是一种当头棒喝,有时是一种浅唱低吟。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简单的往往是成人一成不变的目光。
  我跟同学这样讲:其实穿越丛林也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穿越之后的心灵受到的哪怕一丝的震颤。每一课的背后都有强烈的现实暗示,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勾践灭吴》为我们解释了苦难的精神意义。《触龙说赵太后》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家庭的梦想与期望。《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照镜子是深有意义的,我们不仅要照见自己,也要照见他人;从他人身上看见自己,从自己身上看见他人。《孟子》的“王道思想”对我们更是一种启发,那个“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世界就是我们要开创的世界,而《荀子》则提醒我们一定要注重自我塑造,所谓“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启发我们,哪怕只是一棵孤独的树,也必须看守住自己的心灵之月,既要认清自己“井底之蛙”的局限,也要有一种“进乎技矣”的超越眼光。这样,很多问题可能就不会像想象的那样艰难。我们完全可以像“庖丁解牛”那样,把高考视为一种游戏规则,超越高考,把目标定得更高远一些,这样苦恼也许就会变为乐趣。
  我组织同学们开展“影视课堂”,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看五十部质量上乘的影片,可以改变一个青年人的精神面貌”。我们观看了《千与千寻》,大家得出结论:我们都是那个丢失“自己”的孩子,老师也是。教室、操场,整个学校以至中国的考场都是那个巨大的城堡,我们被一种“强力”推动,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无可选择。如何走出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必须工作,必须努力,尤其不能忘记自己是谁、自己的来处和出路。我们必须像一个真正的武士去赢得这场战斗!
  三、“盲人提灯”的自我警戒
  我深深地意识到,做一个能带领学生学习的老师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奔走于“丛林”与“丛林”之间,我是向导,也是队员。
  我深感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很多苦恼、困惑和无能为力的地方,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我只有努力地奔走、求索。写到这里,我想起禅宗里“盲人提灯”的故事:一位盲人提着灯笼走夜路,不是为了照亮自己,而是为了照亮他人以免撞到自己,可是假如灯已经灭了,盲人却还不自知,就只好被别人撞倒了。我想,也许我正是那个盲人,手中的灯笼已经灭掉,或者已经极为微弱,自己又并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领队。而做一个盲眼的领队是多么可怕啊!
  为了让灯光能够持续,我必须不断追问;为了不致被撞倒或拖累他人,我只能继续努力。
  
  教学实录
  
  师:各位好,非常高兴能和二中的同学一起学习探讨。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杜甫这三首诗——《登岳阳楼》《登高》《旅夜书怀》,你什么时候读过,当时有什么感受?
  生:小时候读过《登高》,当时觉得诗中的景色非常壮阔。
  师: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生:他一生非常贫困。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
  生:初中时读过《登岳阳楼》,诗中景象非常雄浑壮阔。
  生:我初中时读过《旅夜书怀》,觉得里面有一种悲壮的美。
  师:几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从审美的感觉上,捕捉第一印象很准。这三首诗都采用了一种“以壮阔之景写哀痛之情”的手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同学们回去找一下使用这种手法的唐诗,比较后你会发现用得最好的就是杜甫。杜甫一生漂泊,暮年心情最为惨痛。然而在杜甫的眼中,景象却总是那样雄浑壮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一起经历一下杜甫走过的旅途。
  请同学们理清一下思路,把这三首诗按照时间、地点的顺序,重新编排一下。
  生:较早的一首诗是765年在渝州写的《旅夜抒怀》,之后是767年在夔州写的《登高》,然后是768年在岳州写的《登岳阳楼》。
  师:杜甫是哪一年死的?
  生:770年。
  师:哪位同学了解杜甫死时的情况?
  生:杜甫死在一个岛上。当时涨水,杜甫困在那里,饿了几天,当地的知县闻讯送去白酒和牛肉,第二天杜甫死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