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言理据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

作者:姜 忞




  一、关于语言理据研究
  
  “理据”是语言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指“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象、语言实体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就是说语言符号及语言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而坚实的动因,理据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动因。
  理据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包括语言各级单位以及篇章、文字等各个层面。比如造字理据,“瓜”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像瓜的果实连在藤蔓上,这表明古人是依据象形的原则来造这个字的。再比如句法理据,“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这个句子所隐含的语言结构中的线性顺序反映了所指称的事物或事件的时间顺序,这说明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再比如语词理据,“首级”指作战中砍下的人头,其中“首”指人头,秦法规定“斩一首,加爵一级”,据此形成“首级”一词及其意义。此外还有音位理据、语义理据、形态理据,等等。
  将语言理据研究的成果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给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据研究成果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提高语言文字教学效能
  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对语言文字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在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重语法轻语义的不良倾向,即注重共时平面的语法结构分析,忽视历时过程中的语义结构演变。这容易导致语言文字教学效能低下:学生理解时往往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运用时常常出错。因此,可以尝试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理据研究成果。
  比如在讲解构词法时,“认真”和“补丁”的结构方式从字面上看很难判断;如果适当地讲解一些造词理据知识,使学生掌握构词语素的具体意义及其与词义的联系,就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运用:“认真”是指“认得真、分辨得清楚”,是补充式;“补丁”是“补和丁(‘丁’是借字,本字是‘靪’)”,因此是并列式。有的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看不出联系,教师更要讲清造词理据,帮助学生理解:如“左迁”指“贬官”,主要是源于古人尊右而卑左的方位理念。“蟾宫”指代月亮,是因为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但人们出于思维定势,认为过时的东西应该是过去的、已经发生的,常常想当然地将其错用成“昨日黄花”,但如果讲清楚理据源流,学生就不至于误用了:“明日黄花”出自苏东坡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就是菊花,古人认为赏菊的最佳时机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过了重阳节,菊花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这样,通过学习理据知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且许多理据知识是饶有趣味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长期合理地运用理据研究成果,应该能够提高语言文字教学的效能。
  2.由语言理据管窥中外文化
  语文新课标中提到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等,说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所以文化的学习和体味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以文化为根基,文化以语言为载体,二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因此,语言理据研究会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理据知识,可以引导学生由语言现象看文化内涵。
  比如“弄璋、弄瓦”,生男孩为“弄璋”,生女孩为“弄瓦”,语出《诗经·小雅·斯干》。“弄”表示把玩,“璋”是一种宝玉,可佩在身上,“弄璋”的意思是希望男孩长大以后成为王侯,佩玉执圭;“瓦”是古代的纺锤,给女孩玩纺锤,希望她将来能做女工,谨遵妇德。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性别文化以及文化典籍对汉语词汇形成的深刻影响。再如“小时”,指一个钟头,中国古代用“日晷”或“沙漏”计时,把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明代西方的钟表传入我国,开始了新的计时标准,因为新制的一个钟头是原来一个时辰的二分之一,于是把原来的一个时辰叫“大时”,把新制的一个钟头叫“小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计时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印记。
  如此一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理据,学生既可以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又可以管窥到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化,真可谓一举两得。如果能够进一步开设理据与文化的相关讲座或选修课,效果更加明显。这犹如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理据的小窗户欣赏文化的大舞台,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大有益处。
  3.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标强调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因此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掘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蕴涵在自然、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应该加以积极开发和利用。
  语言理据本身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运用语言理据研究成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理据研究成果
  
  如何将理据研究成果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这里,笔者提出几点实施建议。
  1.点滴渗透
  理据研究涉及面甚广,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都可能涉及。我们应该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教给学生一些理据知识。比如教授“日”“月”等字时,向学生介绍它们的造字理据主要是象形,帮助学生记忆;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行李”“东道主”两个词的造词理据,加深学生的理解。
  点滴渗透非一日之功,要求教师了解语言理据研究的基础理论,不断积累理据研究成果,并且能够对教学中遇到的相关理据问题加以筛选整合。在教学中也不能“满堂灌”,仅把理据告诉学生,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诱导和启发,最好留一些疑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有限的理据信息来探究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程
  点滴渗透固然重要,但理论性、体系性不强。因此,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与理据研究有关的讲座和选修课程。
  举办讲座在形式上比较灵活,内容上易于掌握。教师可以就理据研究的某个方面、某个专题切入,展开论述。比如“语文课文中的理据问题”“非语文课程的理据问题趣谈”“漫谈理据和民族文化”“理据和中国的避讳文化”“理据和饮食文化”等。这类讲座切入口小,论述简单,专题性强,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理据研究的兴趣,因此可以广泛开展。
  除了专题讲座之外,有条件的高中可以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开设选修课对于师资要求较高,课程既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又不能脱离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变成纯粹艰深的语言学研究,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课时。
  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可以把理据研究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在介绍了理据研究的相关知识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以致用。
  比如“姓名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调查一定范围内的姓名,归纳总结,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比如“本地地名源流考察”,通过对家乡地名理据的考察,学生可以得到丰富的地理、历史、民俗方面的知识,也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再比如“新词语(或流行语)的理据考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考察新词语产生、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语言的发展变化与保持汉语的规范性、纯洁性之间的关系,自己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这样,既充分利用和开发了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展这类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搞好组织指导工作,切忌华而不实,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将语言理据研究成果引入语文教学实践,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十分有用的,可以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实际问题。
  但是,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总是比较艰难的。现阶段,语言理据研究在语言学界还属于比较偏僻的领域,似乎尚未展开正面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其理论自身也亟待完善和发展,因此更缺少适合语文教学的成体系的研究成果。这无疑大大制约了教学实践,教师即使想将理据研究成果引入语文教学,也会因为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作支撑而困难重重,只能自己慢慢摸索、零敲碎打罢了。另外,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对理据研究了解不多,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建树,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所以,语言理据研究与语文教学实践的真正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