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胖大海”的得名之由

作者:殷晓杰




  “胖大海”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治喉痛、声哑、咳嗽等的中药。“胖大海”这个名字听来十分有趣,但其得名又是缘何而来呢?
  “胖大海”之“胖”和“大”均不难理解,理应与这种植物的种子浸水前后形状的变化有关。浸水前,种子呈梭形、有皱纹、黑褐色,浸水后即膨大成海绵状,而且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慢慢膨胀变大的。与浸泡前干巴巴的形状相比,当然是又胖又大了。“胖”有“大”义,这有文献注疏为证,《说文解字》:“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段玉裁于“一曰广肉”下注云:“此别一义。胖之言般也,般,大也。”
  由此,“胖”和“大”得到了解释。那么“海”字又该作何解呢?其实,这里“海”也是“大”义。姜亮夫先生《昭明方言疏证·释词·释诂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海、骇、赫”条:“海,昭人谓大曰海,称人肥大亦曰海。海有平上两声,如‘好海呀’犹‘好大呀’,‘好海实’言其大而结实也,两例读阴平。称大碗曰海碗,言人大貌曰海样子,两例读上声。”“海”之“大”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都作了收录。《汉语大字典》:“⑧大。《玉篇·水部》:‘海,大也。’《水浒全传》第三回:‘鲁达在逃,行开个海捕急递的文书,各路追捉。’”《汉语大词典》:“⑥比喻极多、极大。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哎,二楞,这二天来找零活的挺多吗?”“嗬!海啦!”二楞说。’克非《春潮急》七:‘莫看不起人,我气力可大哩!你没见我扛这么海的一捆竹子吗?’”其下还收录了“海碗”“海量”“海杯”等词条:
  海碗:特大的碗。清施鸿保《闽杂记》卷十一:“闽俗盛宴,各馔必用大碗为敬,称为海碗……或谓海者,极言其大如海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一个小小子儿给他捧过一个小缸盆大的霁盐海碗来,盛着满满的一碗老米饭。”老舍《骆驼祥子》十三:“亲友们吃三个海碗,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大碗,一个锅子。”
  海量:指很大的酒量。元耶律楚材《题平阳李君实吟醉轩》诗:“长鲸海量嫌甜酒,彩笔天才笑小诗。”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这天中午,李过在筵席上放开海量,同黑虎星和众头目猜枚划拳,开怀畅饮,直吃到红日西斜。”
  海杯:指容量大的杯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就用大海杯罚我一百杯,我也不推辞!”
  以上是“海”作形容词的用法,此外,“海”还可作名词,指酒器之大者,如唐温庭筠《乾 子·裴宏泰》:“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尽,踏其海,抱索马而去。”《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收录了此义。再有宋元市井语言又称酒为“海”,王锳先生《宋元明市语汇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海老 海郎”条认为以海指酒当出于借代,系以工具代事物本身,即从“海”指酒器之大者借代而来指酒。
  “海”这三种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大→酒器之大者→酒。
  综上所述,“胖大海”是从这一植物的种子浸水之后膨大而得名,即其命名得义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