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风烟”释义辨析

作者:卢派清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骈文中少有的佳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人教版、江苏版均选编了此文。课文仅用了一百多字,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写得绘声绘色。对开篇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风烟”,有的教材未作注释,有的注释不够准确。
  从语法上看,“风烟俱净”中的“风烟”是主语,“净”是形容词性谓语,“俱”作为副词修饰“净”。众所周知,“俱”表总括义,这意味着主语部分至少包括两项事物。因此“风烟”在这里是一个并列短语,而不是一个词,“风”“烟”应该分别解释,不应该合为一词进行释义。
  从修辞上看,“风烟俱净”和“天山共色”之间,是很明显的对偶句,而且对仗极为工整。“风烟”对“天山”,“俱”对“共”,“净”对“色”。“天山”是指“天”和“山”两种事物,那么“风烟”当然也应该指“风”和“烟”两种事物,而不能只是指“烟雾”。
  从内容上看,一开头,作者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江南一个晴好日子里的天光山色。在这样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里,乘着船“自富阳至桐庐”,“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见到底。向下望去,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看得清清楚楚。文中描述的是江上景观,所以这个“雾”只能是“雾气”。(释为“烟雾”有点笼统,因为火烟也属于“烟雾”。)
  综上所述,“风烟”应当解释为“风与雾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正确理解应为:“没有一点儿风,雾气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连成一片,呈现出相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