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鬼马”是鬼还是马

作者:吴春玉




  “鬼马”是鬼还是马?初次见到或听说这个词,人们大多会产生类似的疑问。毕竟它对普通话而言还是个新面孔,《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这一词条,很多人尚不清楚它的词义。但这并不妨碍它的迅速发展,“鬼马”一词活跃在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在很多方面都不难觅其踪迹——电影名称(如《鬼马狂想曲》《鬼马小精灵》《鬼马俏医生》《鬼马小和尚》)、音乐剧名称(如《鬼马家族》)、话剧名称(如《鬼马嘉年华》)、晚会名称(如“鬼马精灵闹新春”)、歌曲名称(如《鬼马大家乐》《鬼马双星》)、游戏名称(如“鬼马跳绳”“鬼马兄弟”)、书籍名称(如《鬼马校园》《鬼马侦探》《鬼马王子》《鬼马少年》《鬼马小女生》)、企业名称(如“鬼马咖啡”)、论坛名称(如“鬼马同盟”)、网站名称(如“鬼马乐园”)、奖项名称(如“最‘鬼马’主持搭档奖”)等等。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马上找到相关新闻达6,530篇。可见“鬼马”一词的使用率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鬼马”是什么意思呢?看了下面的例句您或许就有答案了。
  (1)拍照时,这班明星摆出各式各样的鬼马表情,搞到在场工作人员笑到肚痛。(QQ2006-01-3015:00)
  (2)张娜拉相貌娇美纯情,表情鬼马搞笑,也被制作方视为收视一大法宝。(南方网2006-01-2508:59)
  (3)张家辉就鬼马地说没看过老婆演的那一版,但自己和蔡琳组成的这对“斗气冤家”也很不错。(南方周末2006-01-0408:55)
  (4)司仪在佳丽面前,玩得好鬼马。(香港文汇报2006-01-2204:36)
  (5)随着我市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乐意来到“异国他乡”的中山欢度他们的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交流,酒吧里的其他朋友也加入了他们开心扮鬼马的活动中。(中山日报2005-11-0111:43)
  由上可知,“鬼马”是个形容词,既非鬼,亦非马,而是古怪调皮、机灵活泼的意思。就句法功能而言,它属于性质形容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较自由,可以充当定语、谓语、状语、补语、宾语。其中,以做定语的用例居多。
  “鬼马”一词究竟是“无本之木”还是“有源之水”?换言之,它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际而创制的新词,还是已有词的引申、借用或吸收?原来,“鬼马”是粤方言词,近年来随着香港媒体的影响扩大而进入普通话,而几年前曾一度大热的港片《鬼马狂想曲》对它的介绍和传播作用更是功不可没,笔者就是通过此片得以初识“鬼马”。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喜欢求新求异,借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媒体尤其如此,故而新词语总是不断出现,而出现的同时也要接受语言使用者和时间的考验,优胜劣汰的规律在此一样有效。